歐陽永叔大理寺丞狄君墓誌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1038
颗粒名称: 歐陽永叔大理寺丞狄君墓誌銘
分类号: I262
页数: 2
页码: 十二至十三
摘要: 姚鼐所撰寫的古文辭類纂中收錄的歐陽永叔大理寺丞狄君墓誌銘。
关键词: 散文 辞赋 总集

内容

歐陽永叔大理寺丞狄君墓誌銘
  距長沙縣西三十裡新陽鄉梅溪村有墓曰狄君之墓者
  廼余所記穀城孔子廟碑所謂狄君栗者也始君居穀城
  有善政嘗已見於予文及其亡也其子遵誼泣而請曰願
  卒其詳而銘之以終先君死生之賜嗚呼予哀狄君者其
  壽止於五十有六其官止於一卿丞蓋其生也以不知于
  世而止於是若其歿而又無傳則後世遂將泯沒而為善
  者何以勸焉此予之所欲銘也君字仲莊世為長沙人幼
  孤事母鄉里稱其孝好學自立年四十始用其兄棐蔭補
  英州真陽主簿再調安州應城尉能使其縣終君之去無
  一人為盜薦者稱其材任治民乃遷穀城令漢旁之民惟
  鄧穀為富縣尚書銓吏常邀厚賂以售貪令故省中私語
  以一二數之惜為奇貨而二邑之民未嘗得廉吏其豪猾
  習以賕賄汙令而為自恣至君一切以法繩之奸民大吏
  不便君之政者往往訴於其上雖按覆率不能奪君所為
  其州所下文符有不如理必輒封還州吏亦切齒求君過
  失不可得君益不為之屈其後民有訟田而君誤斷者訴
  之君坐被劾已而縣籍強壯為兵有告訟田之民隱丁以
  規避者君笑曰是嘗訴我者彼冤民能自伸此令之所欲
  也吾豈挾此而報以罪邪因置之不問縣民由是知君為
  愛我是歲西北初用兵州縣既大籍強壯而訛言相驚云
  驅以備邊縣民數萬聚邑中會秋大雨霖米踴貴絕粒君
  發常平倉賑之有司劾君擅發倉廩君即具伏事聞朝廷
  亦原之又為其民正共稅籍之失而吏得歲免破產之患逾年政大洽乃修孔子廟作禮器與其邑人春秋釋奠而
  興于學時予為乾德令嘗至其縣與其民言皆曰吾邑不
  幸有生而未識廉吏者而長老之民所記才一人而繼之
  者今君也問其一人者曰張及也推及之歲至於君蓋三
  十餘年是謂一世矣嗚呼使民更一世而始得一良令吏
  其可不慎擇乎君其可不惜其歿乎其政之善者可遺而
  不錄乎君用穀城之績遷大理寺丞知新州至則丁母夫
  人鄭氏憂服除赴京師道病卒於宿州實慶曆五年七月
  二十四日也曾祖諱崇謙連州桂陽令祖諱文蔚全州清
  湘令父諱杞不仕君娶滎陽鄭氏生子男二人遵誼遵微
  皆舉進士女四人長適進士胡純臣其三尚幼銘曰
  彊而仕古之道終中壽不為夭善在人宜有後銘于石著
  不朽

知识出处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出版地:温州

清桐城派大家姚鼐编纂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共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等的古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

阅读

相关人物

姚鼐
责任者
歐陽永叔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