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厚晉文公問守原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10510
颗粒名称: 柳子厚晉文公問守原議
分类号: I262
页数: 2
页码: 十八
摘要: 姚鼐所撰寫的古文辭類纂中的一篇關於晉文公問守原議的文章。
关键词: 散文 辞赋 总集

内容

柳子厚晉文公問守原議
  晉文公既受原于王難其守問寺人勃鞮以畀趙衰余謂
  守原政之大者也所以承天子樹霸功致命諸侯不宜謀
  及媒近以忝王命而晉君擇大任不公議於朝而私議於
  宮不博謀於卿相而獨謀於寺人雖或衰之賢足以守國
  之政不為敗而賊賢失政之端由是滋矣況當其時不乏
  言議之臣乎狐偃為謀臣先軫將中軍晉君疏而不咨外
  而不求乃卒定於內豎其可以為法乎且晉君將襲齊桓
  之業以翼天子乃大志也然而齊桓任管仲以興進豎刀
  以敗則獲原啟疆適其始政所以觀示諸侯也而乃背其
  所以興跡其所以敗然而能霸諸侯者以土則大以力則
  疆以義則天子之冊也誠畏之矣烏能得其心服哉其後
  景監得以相衛鞅弘石得以殺望之設之者晉文公也嗚呼得賢臣以守大邑則問非失舉也蓋失問也然猶羞當
  時陷後代若此況於問與舉又兩失者其何以救之哉余
  故著晉君之罪以附春秋許世子止趙盾之義

知识出处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古文辞类纂七十四卷》

出版地:温州

清桐城派大家姚鼐编纂的各类文章总集。全书共七十五卷,选录战国至清的古文,依文体分为论辨、序跋、奏议、书说、赠序、诏令、传状、碑志、杂记、箴铭、颂赞、辞赋、哀祭等十三类。所选作品主要是《战国策》、《史记》、两汉散文家、唐宋八大家及明代归有光、清代方苞、刘大櫆等的古文。书首有序目,略述各类文体的特点、源流及其义例。

阅读

相关人物

姚鼐
责任者
柳子厚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