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語畧卷之十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子语略二十卷》 古籍
唯一号: 110320020210004853
颗粒名称: 朱子語畧卷之十六
其他题名: 凡一百十五條
分类号: B244.7
页数: 23
页码: 十九至四十二
摘要: 楊與立將朱熹講學語錄編排整理。
关键词: 宋哲学 语录 朱子语略

内容

朱子語畧卷之十六凡一百十五條
  門人建安楊與立編次
  先生曰舜之命契不過是欲使父子有
  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㓜有序朋
  友有信只是此五者至於後來聖賢
  千言萬語只是欲明此而巳
  集義反經經者天下之大經如父子有
  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别長㓜有序朋
  友有信又如大學中說止於仨止於
  敬之類是提起大網然而天下之事
  𨿽至纎悉舉不出於此理非集義不
  可
  馮彦忠問或問說建立大本經綸大經
  是如何先生曰大本是心求放心便
  是建立大本經綸整齪也大經君臣
  父子夫婦長㓜朋友也天下事不出
  此五者不立大本以整齪此五者便
  紊亂
  或言大學以知止爲要先生曰如君便
  要止於仁臣便要止於敬子便要止
  於孝父便要止於慈若不知得何縁
  到得那地位只這便是至善處
  問脩道之謂教曰脩字非自脩之脩乃
  是整理這箇物事以教天下君臣當
  如此父子兄弟朋友亦當如此
  問人倫言朋友而不及師何也先生云
  師之義郎朋友而分别之君父等朋
  友多而師少以其多者言之
  正𡖥問公子荊善居室曰如今人不治
  家則墻崩𤩹倒全不理㑹專去治家
  則汲汲於致富惟公子荊自合而完
  完而羙循循有序又皆曰苟而巳不
  以此累其心聖人所以羙之
  叔度以正率其家而子弟無一人敢爲
  非義者
  問齊家治國之道㫁然而父子兄弟足
  者一齊有方能使民忠於巳若只孝
  於親而不能慈於衆或徒慈於衆而
  無孝於親様子亦不得
  陳仲蔚說何爲則民服及使民敬忠以
  勸二章先生曰荘只是一个字上能
  端荘貝下便尊敬至於孝慈則是兩
  件事孝是以躬率之慈是以恩結之
  如此人方忠於已舉善而教不能若
  善者舉之不善者便去之誅之罰之
  則民不解便勸惟是舉其善者而教
  其不能者所以皆勸
  問必有關雎麟趾之意然後可以行周
  官之法度何也曰湏是自閨門祍席
  之微積累到薫蒸洋溢天下無一民
  一物不被其化然後可以行周官之
  法度不然則爲王莽矣
  問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如何仕而
  復學曰如古者世族子弟有少年便
  仕者到職事便辦後也著去學讀書
  湏要將聖賢言語體之於身如克巳
  復禮與出門如見大賔湏就自家身
  上體看我實能克已與主敬行恕否
  件件如此方始有益
  爲學是自愽而反諸約爲治是自約而
  致其愽
  明明德者所以自新也新民者所以使
  人各明其德也
  問絜矩之道曰能使人興起者聖人之
  心也能遂其人之興起者聖人之政
  事也
  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𩹌寡吾兄弟顛
  連而無告者也君子之爲政且要主
  張這一等人
  爲政以德德與政非兩事只是以德爲
  本則能使民歸若是所令反其所好
  則民不從
  德不是強去率他湏知道未爲
  先有是德若道以身率之此語
  粗了
  問爲政以德先生曰爲政以德不是
  欲以德去爲政亦不是塊然全無所
  作爲但德脩於已而人自感化然感
  化不在政事上𨚫在德上
  道德政刑闕一不可如春夏秋冬相似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觀感得深而厚者
  固好若其淺而薄者湏是有禮以齊
  之則民將視吾之禮必耳於不善而
  至於善矣
  文振問事不成則禮樂不興先生曰事
  不成以事言禮樂不興以理言蓋事
  不成則事上面都無道理了說甚禮
  樂
  問先生所謂古禮繁文不可攷究欲取
  方今見行禮儀増損用之庻其合於
  人情方爲有益如何先生曰如孝悌
  忠信人倫日用間事播爲樂章使人
  歌之放周禮讀法徧示郷村聚落亦
  可以代今粉壁所書條禁
  問敬事而信先生曰大事小事皆要敬
  聖人只是理㑹一个敬字若是敬時
  方解信與愛人節用使民若是不敬
  則其他都做不得
  居敬而行簡以臨其民它說而行簡以
  臨民則行簡自是一項今固有居敬
  底人把得忒重却反行得煩碎底
  或問爲政當以𡩖爲本而以嚴濟之先
  生曰熹甞謂當以嚴爲本而以𡩖濟
  之曲禮謂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
  湏令行禁止若曰令不行禁不止而
  以是爲𡩖則非也
  居上不𡩖蓋有政教法度而行之以𡩖
  爾非廢弛之謂也
  今人說𡩖政多是事事不管熹謂壞了
  這𡩖
  古人爲政一本於𡩖𥨸謂今必湏反之
  以嚴蓋必湏如是矯之而後有以得
  其當今人爲𡩖至於事無統紀緩急
  予奪之權皆不在我下梢𨚫是姦豪
  得志平民不蒙其惠反受其殃矣
  爲政必有規矩使姦民猾吏不得行其
  私然後刑罰可省賦歛可薄所謂以
  𡩖爲本體仁長人孰大於此者乎
  號令旣明刑罰亦不可弛苟不嚴刑罰
  則所謂號令者徒掛墻壁爾與其不
  道以梗吾治曷若懲其一以戒其百
  與其覆實檢察於其終曷若嚴其始
  而使之無犯
  惟刑之恤哉非𡩖恤之恤乃矜恤之恤
  爾
  法家者流徃者常患其過於慘刻今之
  士夫恥爲法官更相循襲以寬大爲
  事於法之當死者反求以生之殊不
  知明于五刑以弼五教𨿽舜亦不免
  王季海當國時好出人罪以積隂德熹
  甞謂𨿽堯舜之仁亦只是罪疑惟輕
  而巳豈有不疑而強欲輕之乎
  因論刑曰今人說輕刑者只見所犯之
  人爲可憐憫而不知被傷之人尤可
  念也且如劫盜殺人者人多爲之求
  生殊不念死者之爲無辜若如酒稅
  僞㑹子及飢荒𥨸盜之𩔗猶可以情
  原其輕重小大而𠙚之
  今人獄事只管理㑹要從厚不務是非
  善惡只務從厚豈不長姦惠惡大凡
  事付之無心因其所犯考其情實輕
  重厚薄付之當然可也
  吾輩今經歴如此異時若有尺寸之柄
  而不能爲斯民除害去惡豈不誠可
  罪耶熹甞謂今之世姑息不得直湏
  共它里㑹庶幾善弱可得存立
  誦武侯之言曰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問若經世一事向使先生見用其將何
  先曰只是随時問今法亦有弊而當
  更者曰亦只是就其中整理
  立一个簡易之法與民由之甚好今法
  極繁人不能變通只管築塞在這裏
  今世有二弊法弊時弊法弊更之却甚
  易時弊則在人人皆以私心爲之如
  何變得
  法度尚可爲如何得人心變易各人將
  它心去行法
  爲政如無大利害不必議更張議更張
  則所更之事未成必閧然成擾卒未
  巳也
  問今日之治當以何爲先曰只是要得
  人
  今日之法君子欲爲其事以拘於法而
  不得騁小人𨚫徇其私敢越於法而
  不之顧
  陳安郷問律起何時曰律是從古來底
  逐代相承修過今也無理㑹了但是
  而今那刑統便是古律下面注底便
  是周世宗造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便是說那無訟之
  由然惟是先有以服其心志所以能
  使之不得盡其虚誕之辭
  詞牒無情理者不必判
  公等它日仕宦不問官大小每日詞狀
  湏置一簿穿字號録判語到事亦作
  一簿發放文字亦作一簿每日必勾
  了號要許多事都了方得方不被人
  瞞
  當官勿迢事亦勿侵事
  熹甞謂爲政者當順五刑脩五事以安
  百姓若曰賑濟於㐫荒之餘縱饒措
  置得善所惠亦淺終不濟事
  自古救荒只有兩說第一是感召和氣
  以致豐穣其次只有儲蓄之計若待
  他飢餓時理㑹更有何䇿
  先生曰甞因奏對言檢旱事天語云
  檢放之弊惟在於後時失實只這四
  字盡得其要領
  今賑濟之事利七而害三貝當冐三分
  之害而全七分之利不然必欲求全
  恐併與所謂利者失之
  直𡖥言辛㓜安帥湖南賑濟榜文秪用
  八字刼禾者斬閉糶者配先生曰這
  見它有才此八字若做兩榜便亂
  道又曰要之只是粗法
  刋收民丁才割稅武是治縣八字法
  爲守令第一是民事爲重其次則便是
  軍政今人都不理㑹
  或問論治便要識體莫是治天下有天
  下之體治州縣有州縣之體逐事各
  自有體否先生曰然且以一縣言之
  除盜賊
  則治告訐勸農桑抑末作皆是體也
  近臣當以謇諤爲體逺臣當以廉退
  恬静爲體若不識得體時正大體事
  都不管所爲者皆是細碎之事
  俞亨宗云某做知縣只做得五分曰何
  不連那五分都做了著
  有一朋交作宰通監司等書先說無限
  道理陳公亮作帥謂之曰若要理㑹
  職事且不湏如此迂闊熹以爲名言
  黄直𡖖言廖子晦作宰不廷參當時忤
  了上位但此一節最可服先生曰廷
  參固不是然待上位來争到這裏也
  不是
  今朝士見宰相只是客禮見監司郡守
  如何𨚫降階
  董銖言劉寺簿在𢖍州立望祀山川壇
  先生曰而今有司只合奉行朝廷制
  度士大夫自去創立亦不便張欽夫
  亦好如此恐非中庸不敢作禮樂之
  意
  楊至說王詹事守泉初到任㑹七邑宰
  勸酒歴告以愛民之意出一絕以示
  之云九重天子愛民深令尹冝懷惻
  隱心今日黄堂一杯酒使君端爲庻
  民斟邑宰皆爲感動
  熹甞謂今做監司不如做州郡做州郡
  不如做一邑事體𨚫由自家監司𨿽
  大於州州𨿽大於邑然事都被它下
  面做飜了上面如何整頓
  運使本是愛民之官今以督辛財賦反
  成殘民之職提刑本是仁民之官今
  以經緫制錢反成不仁之具
  經緫制錢因一時軍興權冝所立後遂
  不罷要之當時立法亦未盡善
  李揖〓廣西出榜約不收民税十年故
  從版者如雲以此知今曰取民太重
  深是不便
  因言賦重民困曰此去湏更重在朝廷
  既不以爲急上下之情又不相知如
  何得好這湏是上之人一切掃除妄
  費卧薪甞膽合天下之智力曰夜講
  求一起而更新之方可
  先生歎息云今日不能制民之產巳自
  不是民自去買田又更收牙稅是甚
  說話古人禁人聚飮仐𨚫張官置吏
  惟恐入不來飮如此𨚫何以責人廉
  遜
  浙東之病如和買之害酒坊之害鹽食
  之〓更欲白之朝
  今世產賦百弊砧基簿只以人户私本
  在官一中本天下更無一處有稅賦本
  末更無可稽尋𠙚
  朋友言某官失了稅簿先生曰此豈可
  失了此是根本無這个後女何皙攷
  所以周公建宫便皆要那史所謂史
  湏是掌管那簿底
  葉子昂催稅只約民間逐限納錢上州
  縣不留錢
  先生曰熹在同安時每㸃追稅必先期
  曉示以一幅紙截三片作小榜子遍
  貼云本㕔取幾日㸃追甚郷分稅仰
  人户知委只如此到限納者紛然只
  是一个信而巳
  爲稅官若是父兄宗族舟船過只得稟
  知州府請别委官檢視豈可直拔放
  去所以祖宗立法許相回避又曰臨
  事湏是分毫莫放過如熹當官或有
  一相識親戚之類如此越用分明不
  肯放過
  黄仁𡖥將宰樂安論及均稅錢先生曰
  據熹說時而今只是教有田底便納
  米冇地底便納絹只作兩抄官司亦
  只作一倉一場如此百姓與官司皆
  無許多勞攘又曰三十年一畨經界
  方好
  林勲本政書每郷開若千字號田田下
  注人姓名以田爲毋人爲子說得甚
  好
  陳安𡖥問橫渠復井田之說如何先生
  曰這个事熹皆不曽敢深考而今只
  是差役尚有萬千難行處莫道要奪
  它田它豈肯
  李椿年行經界先從它家〓上量起今
  之輔弼能有此心否
  熹在臨漳欲行經界只尋得善熟者數
  人任之大扺立事湏要人才若人才
  難得不成便休湏著做去
  論財賦曰財用不足皆起於養兵十分
  八分是養兵其它用度止在二分之
  中古者刻剥之法本朝皆備所以
  有靖康之亂
  先生論兵曰今〓朝廷盡力養兵而
  兵常有不足之患自兵農旣分之後
  其所費𨚫是無日不用兵也
  今兵官愈多兵愈不精
  人言仁不可以主兵義不可以主財熹
  謂唯仁可以主兵義可以主財
  亞夫問子行三軍則誰與先生曰三軍
  要勇行三軍者要謀旣好謀然湏要
  成事蓋人固有好謀而事不成者𨚫
  亦不濟事時舉因云謀在先成在後
  成非勇亦不能决先生曰然
  屯田湏是分而屯之統帥屯甚州緫司
  屯甚州漕司屯甚州上面即以户部
  尚書爲屯田使使各考其所屯之多
  少以爲殿最貝無不可行者今則不
  然毎欲行一文字則經由數司簽押
  各相牽制事何由成
  恢復之計湏是自家喫得些辛苦少做
  十年或二十年多做三十年豈有安
  坐無事而大功自致之理哉
  熹甞謂恢復之計不難惟移浮靡不急
  之費以爲養兵之資則虜首可梟矣
  劉共父倉第規模宏麗先生勸止之曰
  匈奴未滅何以家爲忠肅意不樂也
  共父再爲潭帥律已愈謹御吏愈嚴熹
  謂如此方是
  蜀逺朝廷萬有餘里擇帥湏用嚴毅素
  有威名足以畏壓人心則喜亂之徒
  不敢作矣
  朱〓問選擇將帥之術曰當無事之時
  欲識得將湏是具大眼力如蕭何識
  韓信方得國家中興張韓劉岳突然
  而出豈平時諸公所甞識者
  或問言公論置二大帥以統諸路之帥
  如何曰不消如此只是擇得一个人
  了君相便專意委任它𨚫使之自擇
  參佐事便歸一
  方今朝廷只消置一相三參政兼六
  曹樞宻可罷如此則事易逹又如宰
  相擇長官長官却擇其寮今銓曹注
  擬小官繁劇而又不能擇賢便毎道
  只令監司差除亦好毎道仍只用一
  个監司
  宰相擇監司吏部擇郡守如此則朝廷
  亦可無事又何患其不得人
  監司薦人後犯贓罪湏與鐫三五資方
  始得它痛今都不損它一毫
  今天下事只礙个失人情便者做不得
  蓋事理只有一个是非今朝廷之
  上不敢辨别這是非如宰相固不欲
  逆上意上亦不欲忤宰相意今聚天
  下之不敢言是非者在朝廷又擇
  其不敢言之甚者爲臺諌習以成風
  如何做得事
  與立聞諸先生曰官無大小凡事只是
  一个公若公時做得来也有精采便
  若小官人也望風畏服若不公便是
  宰相做來做去也只得个沒下梢
  朝廷設敎官一件大未是後生爲教官
  便做大只歷一兩任教官便都不曉
  世事湏是不拘科甲到五十方可爲
  不然亦湏四十五
  如今未論人㑹學喫緊自无人㑹敎所
  以明道先生欲得招致天下名儒使
  講明教人之方其德行最髙者留以
  爲太學師𨚫以次分布天下令教學
  者湏是如此然後學校方成次第也
  楊至之問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四爲
  字當作何音先生曰四字皆作去聲
  言臣之所以爲上者蓋爲德也臣之
  所以爲下者蓋爲民也爲上猶言爲
  君
  問進不隱賢必以其道曰不隱賢謂不
  隱避其賢如已當廉𨚫以利自汙巳
  當勇𨚫以怯自取之類乃是隱賢是
  枉道也
  貪汗者必以廉介爲不是趨競者必以
  恬退爲不是
  今羣臣以罪去者不能全其退處之節
  凡有辭避必再三不允直待章䟽劾
  之遂從罷黜
  後世君太尊臣太𤰞
  古之人執干戈衛社稷躬耕陶漁之事
  皆是也後世驕侈日甚反以臣子之
  職爲恥
  天下有道而見不必待其十分太平然
  後出來天下無道而隱不必待其十
  分大亂而後隱去見幾而作可也
  凡古之隱者不可一律看有可以其時
  之所遇而觀者有可以其才德高下
  而觀者若長沮桀溺之徒他只是獨
  善其身如老莊之徒而巳設使天下
  有道而出計亦無甚施設
  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義便有進退去
  就在裏如丈人直是截斷只見一邉
  楊驤問行義以逹其道莫是所行合冝
  否曰志是守所逹之道道是行所求
  之志隱居以求之使其道充足行義
  是得時得位而行其所當爲臣之事
  君行其所當爲而巳
  論進以禮退以義曰三揖而進一辤而
  退
  進以禮揖讓辭遜退以義果决斷制
  伊尹孔明必待三顧而後起者踐坤順
  也
  先生四六中有云當官而行蓋以報國
  知難而退匪以爲髙
  朱子語畧卷之十六

知识出处

朱子语略二十卷

《朱子语略二十卷》

出版地:温州

朱子语略二十卷,(宋)杨与立辑,明弘治四年(1491)南京国子监刻本,8册全。本书为二级甲等古籍,收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子部五六三,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本书半叶九行十五字,上下黑口,四周双边,单黑鱼尾。卷端题“门人建安杨与立编次”,卷五、十、十五卷末有牌记,题“弘治四年春南京國子監重刊”。《朱子语略》为朱熹门人杨与立收集朱熹弟子门人笔记删选而成,全书二十卷,约编成于南宋嘉定庚辰辛巳间(1220-1221)。

阅读

相关人物

楊與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