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命令是什麽人的作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9005
颗粒名称: 强迫命令是什麽人的作風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3年2月21日当代报登载的國民黨反動派對人民羣眾强迫命令的作風。
关键词: 國民黨 反動派 作风

内容

對人民羣眾强迫命令的作風,是國民黨反動派的作風。
   國民黨反動派是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的政治代表,是帝國主義的走狗,人民的公敵。它的各種措施,都是為了帝國主義、地主階級、官僚資產階級的利益,而和廣大人民的利益根本敵對的。人民堅决反對這些反動的措施;國民黨要實行這些措施,就非用强迫命令以至法西斯恐怖的手段不可。例如,國民黨在農村裡徵糧,他們不管農民死活,殘酷地掠奪農民的勞動果實,用來進行反人民的戰爭,同時供一小撮反動派過荒淫無恥的生活。農民對國民黨的徵糧,當然是反抗的。國民黨所採取的辦法,就是到農民家裡去硬搶,或者把農民抓起來,用肉刑硬逼着繳粮。
   我們的共產黨和人民政府,與國民黨反動派完全相反,是代表人民利益、爲人民忠誠服務的。毛主席敎導我們:「全心全意地爲中國人民服務,一刻也不脫離羣眾;一切從人民的利益出發,而不是從自己小集團或自己個人的利益出發;向人民負責與向自己領導機關負責的一致性;這些就是我們的出發點」(「論聯合政府」)因此,我們的作風,是緊密聯系羣眾、走羣眾路綫的作風。我們在執行黨和人民政府的各種主張、决定時,絕對不應該對人民羣眾採取强迫命令的手段。我們爲人民羣衆服務,是人民羣衆的勤務員,人民羣眾就是我們的上同。勤務員對上司怎麽可以強迫命令呢?同時,我□也完全不需要對人民羣眾採取强迫命令的手段。我們所做的工作,旣然符合人民羣眾的最大利益,就一定會受到人民羣衆的熱烈擁護;即使我們的工作和部分羣眾的眼前利益有矛盾,也可以耐心地進行說服敎育,使羣衆認識眼前利益要服從長遠利益。例如,人民政府向農民收農業稅,用來鞏固國防,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爲人民創造長遠的幸福,同時也適當改善人民目前的生活福利,稅收制度又很公平合理,這是完全符合農民羣眾和全體人民的利益的。因此,只要把道理向農民講淸楚,農民們就爭先恐後地來繳納,根本用不着强迫命令。
   但是,我們有些幹部却沾染了國民黨反動派的壞作風。他們不關心羣眾的利益,又自認爲高人一等,看不起羣眾,不願意對羣眾採用民主的、說服敎育的方法,在工作中蠻不講理,甚至任意打駡羣眾、關押羣眾。他們把很多好事辦成了壞事,嚴重損害了人民羣眾的利益,損害了黨和人民政府與羣眾的聯系。
   强迫命令的壞作風在我們革命隊伍裡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我們要認識這種壞作風與我們的革命作風是根本對立的,認識它產生的根源,對這種壞作風深惡痛絕,向它作堅决的鬥爭。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程涵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