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產主義道德問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8594
颗粒名称: 共產主義道德問題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3年2月12日,当代报登载的共產主義道德問題。
关键词: 共產 主義 道德

内容

編者按:直到現在,我們許多同志對婚姻、家庭問題還有許多不正確的認識,有的認為家庭是私人生活的小事,有的則較嚴重的存在輕視婦女的思想,這是造成許多家庭紛爭的最主要原因。蘇聯高爾諾夫斯基共產主義道德問題一文,正確論述了社會主義社會下的愛情、婚姻、家庭問題,並批判了一些對此錯誤的觀點。這種情况在我們這裡也是有的。為了學習蘇聯人民共產主義的道德品質,特將該文中家庭問題一段擇錄轉載於下。希讀者注意。
   我們現在還沒有消滅那種普遍的謬論,就是說愛情與家庭關係問題在實質上是個人的事情,實際上只有適應個人的需要與口味才能解決,因此,把對於勞動羣衆私人生活的任何干涉,把對於私人生活的某種標準的勸說和限制,都看成是討厭的小資產階級的復活。
   ……………………
   有些偉大聰明的「理論家門」看到家庭在資本主義社會裡是私有制度的第一個細胞,便得出結論——在社會主義社會裡對家庭的需要在減少着,關心子女的責任完全由社會負担。這些「聰明人」認爲家庭在社會主義社會下便開始衰亡。
   像這種關於社會主義社會下的家庭衰亡的「理論」,在它的傳佈中特別爲人民的敵人所利用,這種理論對馬克思——列甯主義是最含有敵意的諷刺,並且按實質它是最深刻的反社會的極有害的理論。
   我們對家庭的關係應該是根本不同的,我們應當鞏固社會主義的家庭。
   結婚的自然結果就是生育子女和對子女的教養。甚至於在共產主義的第二個階段,那時社會可以完全負担對於兒童的體力、智力和道德發展的一切關注,可以解放父母對子女底瑣碎的重担,可是不應當認為父母的作用只限於生育而對更大的需要就沒有了。
   一夫一妻制不僅在社會主義社會存在,而且在共產主義社會也存在。夫婦間與夫婦和子女間的關係將完全由物質的依賴之下解放出來。但是家庭組員(以他們之間的親近鎖鏈所聯繫着的組員)的思想接近和父母與社會一起參加對子女的敎養是毫無問題要保留着的。
   ………………
   可是要以爲現在已達到的成績就可安心,那還太早。直到現在,在愛情、婚姻和家庭問題方面都還存在許多不良的現象,由資本主義包圍、扶植的人民意識中資本主義的殘餘,在生活問題上特別堅固和長壽。
   ………………
   甚至現在,雖然已經不是那樣嚴重,但那種道德上的不堅定和資產階級的傳染在一部份蘇聯人民中間還存在着。
   時常還有那種跳舞場上、電影院裡或快樂的集會,偶然相遇即結合的輕浮行爲,因爲一瓶酒即迅速去登記結婚或離婚,雖然離婚的數目大大的減少了,可是上述的事件還存在得不少。蘇維埃國家能够在物質生活上保護離棄的母親和小孩。我們國家的人民有「斯大林憲法」來保證他們的勞動休息、和受敎育的權利,婦女在物質上能這樣獨立,不需要國家的幫助。可是使這個婦女解除精神上的孤寂和離棄之情是非常困難的,由於她知道不可能由父親處要囘她的孩子,這種孤寂和離棄之情是很久不會離開她的。這種經歷給婦女以極大的痛苦。
   有些人會反對我們說:在社會主義之下婚姻是建立在相愛的基礎上的,假若愛情在一方面已經消失,那麽還能不能强制這種實際上已無愛情的婚姻繼續下去呢?這是不是破壞蘇維埃政權法令的規定,而列甯曾堅決擁護過的婚姻自由權呢?
   不是,根本不是。
   離婚權的保護是革命的偉大收穫之一,這個權利由宗敎、法律和經濟的依賴之下將夫妻關係解放出來。
   離婚自由鞏固着社會主義的家庭,因為他證明夫婦的結婚不是强迫的,而是自願的。列甯說:「事實離婚自由並不是「破裂」家庭關係,相反的這是在文明社會裡,唯一可能的和穩固的民主基礎上的鞏固家庭關係。」(列甯全集、俄文版卷十二、四四八頁)
   不要以爲將來在愛的問題上,就不會發生失敗、灰心和家庭的紛爭。可是這種現象會是極少的,那時對離婚的採用是萬不得已的。這不僅是個人利益的要求而且也是社會利益的要求。父母的非正常關係也反映到子女身上;家庭的吵架是最壞的敎育工具。在遺種條件之下離婚的實行「不但對雙方都好,而且對社會也好。」(恩格斯:「家庭私有財產與國家之起源」,俄文版、一〇八頁)
   爲了把離婚的數字減到最少數,對結婚必須採取最鄭重的態度,現代的新的人們是不會也不能基於頃刻和偶然的相會而結婚的。當他們懂得建立强固的健全的家庭底社會重要性時,當他們互相間有很好的瞭解,彼此間知道觀點、利益和習慣時,他們才能確信,除了肉體愛以外,他們還和共同的政治觀點有關係,與共同的利益和要求有關係。
   夫婦間感情冷淡和分裂的大部份原因——甚至當感情還未壞到離婚程度的時候,都是由於結婚以前雙方的瞭解不够和夫婦間思想、政治上和文化水準的不同。這種分裂也常常是因爲丈夫把一切家庭瑣事都放到妻子的肩上,而自己不願意與她分担一部份,更不幫助自己妻子文化的發展。在生活過程中,有時丈夫發現自己妻子的落後,但妻子還不懂得他的已經提高了的要求和利益。
   我們國家的絕大多數家庭紛爭的原因不就是由於這些嗎?
   當然這不能包括各種各樣的個別離婚的原因,不穩的、動搖的夫婦關係常發生在這種情形之下,卽結婚的雙方都太年靑的時候,他們的方向和觀點都還未固定,學習未完結,有時甚至身體的發育還未完全,這種早婚旣妨礙工作,又妨礙學習,時常是夫妻之一方——一般的是妻子,必須脫離學習和社會工作,根本關到狹小的家庭範圍內,這只能使感情惡化,幸福完結,使家庭關係分裂。
   也有這樣的人,結婚是爲了經濟的供給;為了住宅問題追求某個負責的工作人員。
   靑年們不應該忘記,我國的婚姻制度,不是利用離婚自由可以很快分散的經濟交易與偶合,而是以互相敬愛爲基礎的極嚴重的步驟,其鞏固性在結婚前就應該有長期的考察,只有互相很好的瞭解很好的考察後,才能進行這個以個人和社會觀點出發的人生中極重要的步驟。
   當講到必須與那些對生活和家庭採取舊習慣的分子作鬥爭時,也不應「過火」,不要用中世紀修道觀點來觀察人。社會主義與共產主義社會的人,應當生活得很好,很健美,應當勇敢地給人們指出他們的缺點,但是不能要人們來禁慾,假若他們在開始改正和正在消滅自己的缺點,不再重複他們的錯誤,就不應該進行不必要的誹謗。假若有人經過了小資產階級的動搖現在開始建立鞏固的家庭,就應該幫助他來鞏固。不要忘記人們的發展不是與日而是與時俱增的。
   家庭衝突的主要原因,多半是根源於人們意識中資本主義的殘餘。用激烈的鬥爭來反對這種資本主義帶來的醜「痞」,用耐心的堅决的共產主義敎育,我們是可以去掉這種「痞」痕,可以消滅家庭的不和,現在在蘇維埃的國家增長着和鞏固着新的社會主義的家庭,在這個家庭裡夫婦之間,完全由互相愛護、共同的思想觀點、友愛、互相尊敬和爲社會主義祖國工作等所聯繫着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