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民主陣營的市場越來越繁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8469
颗粒名称: 和平民主陣營的市場越來越繁榮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九五三年民主世界市場的繁榮,已經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陣營,擴大了世界和平力量。
关键词: 民主 世界 市場

内容

和平民主陣營的市場又叫民主世界市場;它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着世界分成和平民主和帝國主義兩個陣營而發展起來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由美帝國主義帶頭的帝國主義國家,用「封鎖」和「禁運」等惡毒的辦法,不跟和平民主陣營的國家作買賣,想要在經濟上困死和平民主陣營的八萬萬人民。可是,帝國主義國家沒料到,它們不但沒能困死和平民主國家的人民,反而困住了它們自己,使帝國主義的市場越來越蕭條;另外一方面,因為和平民主陣營各國團結互助,資源雄厚,生產發展,人民生活富裕,民主世界的市場就越来越繁榮。自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五二年,民主世界市場的貿易總額就增加了兩倍多。
   民主世界市場越來越繁榮,首先是因爲和平民主陣營國家間的關係,是建立在平等、合作的基礎上,彼此沒有你死我活的競爭。特別是强大的蘇聯對各人民民主國家的友好合作和援助,促進了民主世界市場的發展。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曾經把工業設備和機器供給各人民民主國家,幫助它們建設自己的工業。比如,羅馬尼亞過去只能生產它所需要的機器的百分之一;可是由於蘇聯的援助,羅馬尼亞在一九五一年的生產資料的生產,已經佔全國工業生產的百分之五十四·四。蘇聯對中國和其他人民民主國家、各人民民主國家之間,也進行了彼此的合作和援助。和平民主陣營國家間這樣的友好合作關係,很自然的促進了它們之間的經濟關係越來越鞏固、越來越發展。據統計,在一九五二年,蘇聯對外貿易中有百分之八十是和人民民主國家進行的;中國的對外貿易中有百分之七十二是和蘇聯和各人民民主國家進行的。以後,這樣的貿易還要增加。
   其次,和民平主陣營國家工農業生產的不斷擴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也是民主世界市場越來越繁榮的重要原因。蘇聯在戰後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生產每年以增加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二十七的速度迅速擴大,在一九五一年執行第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工業生產的擴大速度更快;新中國在成立後的三年中,各種主要工礦企業的生產量,都已經恢復到並超過了歷史上最高年產量,農業生產也超過了戰前的最高水平;其他各人民民主國家的工農業生產也在迅速提高。和平民主陣營國家的生產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隨着提高;這樣,各國人民就需要也有可能彼此交換更多的生產資料和消費資料。越来越繁榮的和平民主陣營的國家,彼此發展着越來越繁榮的貿易。
   此外,和平民主陣營的各個國家還有豐富的資源和越來越發展的工業,不靠帝國主義國家,完全可以互相交換,自給自足。在民主世界市場的貿易中,蘇聯供給各國新式的機器,各種工業設備、原料;從一九四八年到一九五二年,蘇聯單是供給各人民民主國家的機器就增加了九倍多。新中國可以供給各國原料和糧食。捷克斯洛伐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可以供給各國設備和機器;羅馬尼亞可以供給各國石油、木材和糧食;其他各人民民主國家也可以供給它們自己的特產。在這個友好的大家庭中,各國之間的友好合作,完全能够滿足彼此經濟發展的需要。這就使帝國主義不但困不死和平民主陣營國家的人民,反而促使它們鞏固和發展了彼此間的貿易。
   民主世界市場的繁榮,已經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陣營,擴大了世界和平力量。今後,隨着和平民主陣營國家的更加强大,民主世界市場還要進一步繁榮壯大。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