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爾發出擴大侵略戰爭的叫囂後美統治集團內部人士亦表惶懼和不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8433
颗粒名称: 艾森豪威爾發出擴大侵略戰爭的叫囂後美統治集團內部人士亦表惶懼和不滿
并列题名: 美、法、印等國進步輿論嚴詞斥責艾森豪威爾的瘋狂决定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3年2月,艾森豪威爾發出擴大侵略戰爭的叫囂後美統治集團內部人士亦表惶懼和不滿,美、法、印等國進步輿論嚴詞斥責艾森豪威爾的瘋狂决定。
关键词: 艾森豪威爾 局势 时事

内容

(新華社北京八日電)在艾森豪威爾發出了企圖利用國民黨殘匪竄擾中國大陸的叫囂之後,美國國會中的反動議員和美國統治集團的御用報紙跟着為艾森豪威爾吶喊助威。但是就在這一片戰爭喧嚷聲中,却夾雜着不少的懷疑和不滿,有的說是空洞姿態,有的甚至咒駡艾森豪威爾「愚蠢」。
   有勢力的民主黨參議員保羅·道格拉斯在無綫電廣播談話中對於艾森豪威爾的决定究竟有多少實際效力一點,明白表示懷疑。道格拉斯認爲,國民黨殘匪過去就「在美國第七艦隊的容許下」對中國大陸進行騷擾,他不知道那有什麽作用。現在公開地來進行,他看不出對於「結束朝鮮戰爭」有多大幫助。另一名參議員傑·威廉·福爾布萊特乾脆把艾森豪威爾對台灣的行動說成為一個「空洞的姿態」,其「價值大可懷疑」。福爾布萊特對艾森豪威爾希望所寄的國民黨殘匪的力量表示完全的悲觀。他說:「蔣介石的軍事力量能不能在台灣保住自己,我都不敢說。而且,大規模運送軍事物資給蔣介石有什麽價值,我也非常懷疑。」
   不僅如此,艾森豪威爾的叫囂使美國統治集團的許多人士對於戰爭假如擴大的得不償失的遠景感到恐懼。艾森豪威爾剛剛宣佈了關於台灣的决定,合眾社就報道,美國若干國會人士「担心這可能使美國捲入中國大陸戰爭」。他們顯然認識到對於已在朝鮮遭受慘敗的兵力不足的美國,這將是一條致命的道路。許多報紙對艾森豪威爾這一决定可能造成的嚴重後果發出了明白的警告。「明尼阿波利斯論壇報」說:「我們可能更深地陷入遠東戰爭,而得不到我們任何一個主要盟國的大量援助。」「紐約郵報」把艾森豪威爾這種冒險行動稱爲「愚蠢的行動」,其結果祇會「使自由國家(資本主義國家)間產生不團結現象」,而「這筆巨大的代價並不能產生軍事奇蹟」。該報認爲:艾森豪威爾「這種行動無論在外交上或軍事上來說都是得不償失的。」
   美聯社三日華盛頓電對於艾森豪威爾在這樣大事張揚之後,下一步究竟能有什麽法寶表示懷疑。它提醒艾森豪威爾記住:早在前年「麥克阿瑟事件中就已肯定了一個結論——中國大陸的「泥淖」將是任何侵略軍的坆墓。」
   (新華社布拉格七日電)紐約「工人日報」在二日發表社論,痛斥艾森豪威爾政府鼓勵國民黨匪幫進攻中國大陸是「挑釁的不顧一切的侵略行動,這種行動,如果完全實現的話,就會擴大戰爭」。社論警告說,鼓勵蔣介石匪幫襲擊中國海岸,將可能使美國人民捲入公開的對中國人民進行的侵略戰爭中。
   社論問道:「誰會這樣糊塗,連這種挑釁會引起什麼後果都不知道?甚至杜魯門也知道,他曾說,和中國打起來就得把五百萬美國靑年驅入戰鬥。」
   社論繼續說:「看樣子,即使美國參議院對於這種行動的意義也有些認識。民主黨參議員艾伯特·戈爾在參議院中質問:『這種行動還預示有什麽進一步的軍事行動呢?這種行動是否是片面的呢?如果是的,那末這對我們和聯合國其他會員國,特別是與印度、英國、澳大利亞之間的關係,會受到怎樣的影響呢?」參議員莫爾斯明白指出了這個行動的眞正性質——「煽動可能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事件的陰險策略」。」
   (新華社布拉格八日電)二月二日的巴黎「人道報」發表了一篇文章,揭露艾森豪威爾利用台灣國民黨殘匪侵擾中國大陸的計劃。文章說,艾森豪威爾向美國人民所說的希望結束朝鮮戰爭那一套假話,是「罪大惡極的欺詐,因爲艾森豪威爾的决定,絕不是加速和平的實現,而是有着非常嚴重的後果的」。
   文章繼續說道,在軍事方面,美帝國主義者决不能從台灣國民黨匪幫得到什麽結果,他們在日本被打敗後化了六十億美元去裝備國民黨部隊,都沒有得到什麽結果。
   文章指出:艾森豪威爾所選擇的道路,每一步都導向冒險發動第三次大戰的措施。因此,世界和平力量今後必須保持高度的警惕。
   (新華社北京八日電)新德里消息:「印度時報」斥責艾森豪威爾利用國民黨匪幫擴大侵略的政策是「深冬之瘋狂」,是一種「絕望的决定」。該報評論說,艾森豪威爾在其國情咨文中發表的聲明「帶有更爲兇惡的含意,這一點亞洲是不會看不到的。」該報說,「不久以前,艾森豪威爾在他的總統競選演說中曾經計劃用亞洲人打亞洲人。作為減少美國人的犧牲的一個方法。他最近發表的這篇顯然煽動中國人去打中國人的聲明,是不是實踐他的計劃的第一個步驟呢?亞洲至少已經感到憂慮了。」該報說,艾森豪威爾這個舉動「毫無意義、毫無邏輯」,而且「也毫無誠實」。
   「自由新聞」在社論中說,艾森豪威爾這一冒險行爲,表明「美國已放棄和平解决朝鮮戰爭問題的希望」,並且也表明,「美國相信「亞洲人打亞洲人』的辦法」。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艾森豪威爾
相关人物
保羅·道格拉斯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美國國會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美國
相关地名
朝鮮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