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應國家基本建設的迫切需要浙江磚瓦一廠開始冬季製瓦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7769
颗粒名称: 適應國家基本建設的迫切需要浙江磚瓦一廠開始冬季製瓦坯
并列题名: 打破了磚瓦生產冬季停工的慣例,成績良好,將比全年生產計劃增產百分之十二。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3年01月29日,当代报刊登一篇浙江磚瓦一廠開始冬季製瓦坯。
关键词: 生產 瓦坯 保暖設備

内容

(本報訊)地方國營浙江磚瓦一廠,爲了配合基本建設的迫切需要,克服自然困難,打破磚瓦生產的季節性,在五個機製瓦坯工場開展了冬季製瓦坯運動;成績良好,將比原全年生產計劃增產百分之十二以上。
   磚瓦生產要經過二個步驟。第一步是製成半成品的坯,第二步是經過燒窰變成成品。但天氣一冷,坯子就易冰凍,因此造成了窰業生產的季節性;去年十一月初就因寒潮來襲,使製好的瓦坯三十八萬餘張凍掉,影響了國家建設的需要。
   瓦坯一般在攝氏零度要結冰,因此加強保暖設備,不使瓦坏冰凍,是進行冬季生產的中心環節。該廠原來坯房保暖設備很差,坯房只有屋頂,四面露風,現在房頂上已蓋上蘆□,兩側則用磚砌牆,每間坯房還裝上一只火爐,因此已能保持室內溫度,如十一號大風來時,坯房外溫度在攝氏零下二度,而屋內仍保持攝氏零上八度,坯子不結冰;另一方面爲了照顧工人健康,從由乾泥到坯的製造過程中,用開水築塘,仍保持每人每天生產一八五張的任務。
   能够開展冬季生產是與領導的决心分不開的。在去年十二月中旬縣委磚瓦會議決定進行冬季生產之後,起初領導上信心還不够强,怕搞不好,抱了一種試試的態度,因此在第一次冬季生產計劃中只準備開一個工場,生產數量也只有二十萬張坯,以後經過上級指示,認識了磚瓦的及時供應對基本建設的重大作用之後,領導下了决心,提出了「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口號,先後召開了四次課長會議,二次場長會議,數次工人座談會,進行漫談研究冬季生產方法,幷以張副厰長為首組成冬季生產委員會統一領導,並决定在五個機製工場全部進行冬季生產,生產計劃擴大到比原來計劃增加了六倍。
   在開工以前爲了做好準備工作,在黨委統一領導下黨政工團都發揮了工作積極性,幷按時完成自己的工作計劃。工會於一月四日把工人全部集合好;靑年團發動廣大靑年保證帶頭完成任務;供銷課組織了七批人員到四處購置修繕坯房用的原料,幷提前於八號購置完畢,爲及時做好保暖設備,幷從專署勞動隊廢來一百五十名犯人搶修坯房,因此冬季生產提前六天於一月九日便正式開工。
   廣大職工以主人翁的地位,發揮高度的勞動熱情,對搞好冬季生產具有决定作用。工人在聽到廠裡要進行冬季生產時,大家都非常興奮,認爲生活沒問題了,但對冬季生產與基本建設的重大作用認識還不足,有的工人認爲:冬季生產絕不可能,也從來沒有這樣進行過;有的說這是上級說說而已;有的是依賴領導,等領導上拿出辦法來;也有的是怕天冷身體吃不消。這些思想顧慮,經過座談會的啓發,特別是通過一月四日的大會動員,及會後的討論,大家批判了以前的保守思想與畏難情緒,並認識了冬季生產的重要。二工場的朱炳泉說:「如果我們能打破慣例,冬季生產瓦坯,並且生產得多,幸福生活就能來得快。」工人羣眾並提出了「多生產一張瓦坯,多一份力量」的口號。七工場的工人並向其他工場提出了挑戰,提出了不怕冷、不凍掉一張坯、完成上級交給的生產任務的保證。在生產中張副厰長親自動手裝火爐,並組織看「人民的戰士」的電影,對大家起了很大鼓舞作用,工人陸永發說:「張廠長都親自幹,電影裡的劉興在東北那樣冷的天氣負了傷都不下火綫,我們還有什麽怕冷的。」大家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想了許多辦法來加强保暖設備。一工場工人編了七個護坯組,每晚二十分鐘去試一次溫度表;二工場的工人到睏覺前,都要討論坯房內的溫度情况;場長郁水金有時到晚上二點鐘才睡覺。在一月十八日那天,天下雪冷到零下九度,坯房內有的到零下二度,以致有一小部份坯凍壞了,工人們難過得連飯都吃不下去,鍾和林急得甚至要流下淚來。大家就馬上研究凍壞的原因,七工場檢查有一部份坯凍掉的原因,是由於火爐太高,以致底下溫度低,上面溫度高,當卽改造了火爐,二工場檢查坯凍,是由於坯子放得不好,和坯房砌得不牢透了風,也當即進行了改進,使坯房內溫度保持在零上五度。由於廣大職工想辦法,找竅門,改進與加強了保暖設備,因此從十八日稍微凍了一部份之後,從未再凍壞過,溫度一般總保持在零上八度,保證了生產的正常進行。
   現在冬季生產已由試驗,到全面規模正式生產,根據情况坯不致再會受凍。目前還存在二個問題:一、坯子乾得慢,平時瓦坯二十天可以乾,現在需要三十天;二、坯房內由於四面不透風,再加用煤炭燒,很易發生煤毒。因此,必須很好的加強防毒設備,天氣好時應及時的將坯房裡的坯抽出來晒,以保證工人身體健康和加強生產週轉率,滿足基本建設的迫切需要。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