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醫院搶救臨危病員張全寳發揚了革命的人道主義的精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7715
颗粒名称: 工人醫院搶救臨危病員張全寳發揚了革命的人道主義的精神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3年1月28日当代日报登载的工人醫院搶救臨危病員張全寳發揚了革命的人道主義的精神。
关键词: 醫生 醫院 人道主義精神

内容

編輯同志:去年八月十六日,工人醫院來了一位叫張全寳的病員(廿一歲),他是一個人民鐵道警衛員。在三月中旬的一個深夜裡,因為執行安全保衞工作而把右大腿股骨折斷了。事後雖然動過手術,但不愼又斷裂了兩次,因此又到工人醫院來施行整復手術。經過醫生檢查以後,就給他進行開放性鋼片接骨手術。並且進行得很順利。可是,當醫生在手術完畢後再爲他注射葡萄糖鹽水針時,張全寶突然發生意外的劇烈的過敏反應現象,全身皮色變白,呼吸停止,脈博微弱,情况很嚴重。經過在場的醫生護士替他行人工呼吸、打强心劑和打氧氣後,張全寳才被救了轉來。但是到了傍晚六時左右,張全寳的病狀又發生了變化,呼吸又吿停止,連瞳孔也散大了。這時唯一可以救他的氧氣又恰巧用完了。所有醫務人員都急得滿頭大汗,但大家並不氣餒,再度開始了搶救工作,還到鐵路醫院去借氧氣來,經過了一小時的搶救,終於把張全寶從死神懷裡奪了囘來。這時已經値了日班的刁作勤護士也堅持要留下來看護,直到天明沒有離開一步。黃光裕和盛國佐兩醫師也輪流着守護病員,生怕再發生變化。
   在醫師和護士們的悉心看護和治療下,經過了四個多月的休養,張全寳的骨折終於痊癒了。這件事也深深的敎育了我,使我認識到作爲一個醫務工作者,必須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以熱愛祖國、熱愛病人的忘我精神來對待工作,這樣才是眞正的爲人民服務。
   陸毅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陸毅
责任者
張全寳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工人醫院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