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上甘嶺地區我志願軍不斷襲擊「小紅山」全部殲滅敵人兩個加強排和三個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7633
颗粒名称: 朝鮮上甘嶺地區我志願軍不斷襲擊「小紅山」全部殲滅敵人兩個加強排和三個班
并列题名: 志願軍運輸員冒着風雪把彈藥物資運到前沿陣地
分类号: E297.5
摘要: 1953年1月上旬,上甘嶺地區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冒着風雪,向金化以北上甘嶺的五九七點九高地左邊「小紅山」上守敵進行了兩次襲擊和一次强攻。
关键词: 志願軍 陣地 戰士

内容

(新華社朝鮮前綫二十五日電)自從上甘嶺戰役勝利結束以來,在面積不過一千七百平方公尺的「小紅山」陣地上的敵人,已連續遭到中國人民志願軍五次打擊,共被全部殲滅兩個加强排和三個班。
   一月上旬,上甘嶺地區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冒着風雪,向金化以北上甘嶺的五九七點九高地左邊「小紅山」上守敵進行了兩次襲擊和一次强攻。
   五日晚上,我軍某連兩個班的戰士們在「實現新年殺敵立功計劃」的口號下,向「小紅山」上的敵人發起强攻。當時氣溫在零下二十度,砲兵們興奮地解下了大砲上的防寒砲衣,就向敵人陣地開始猛烈的轟擊。敵人的砲羣只還擊了五發砲彈,就被我軍强大的砲火打啞了。當我軍砲火向敵人陣地縱深進行延伸射擊時,步兵戰士們便躍出坑道撲向敵人陣地,炸毀了敵人殘存的地堡羣,把企圖抵抗的敵人都炸死在地堡裡。戰士王玉本連續炸毀了八個地堡以後,端着衝鋒槍對準地堡口掃射,打得裡面的敵人哇哇叫。有一個敵人想逃跑,我軍戰鬥組長張鳳春把他活捉了。在不到六分鐘的戰鬥中,我軍兩個班的勇士們殲滅敵人五十五名,繳獲美式輕機槍一挺,自動步槍四枝。戰後,這兩個班都受到了指揮機關的表揚。
   在這次强攻前後——一月二日和九日,我軍曾兩次夜襲「小紅山」,共殲滅敵人三個班,而自己沒有一人傷亡。
   在進行這些攻擊以前,我軍都做了充分的準備,指揮員反覆觀察了地形,選擇好攻擊道路,並和戰士們共同研究打敵人的方法。所以,每當勇士們衝進敵軍陣地時,在地堡裡凍得發抖的敵人便被一下子殲滅掉。
   據一個被俘的李僞軍士兵說,在「小紅山」上的敵人,白天被我軍狙擊手打得不敢露頭,晚上因爲恐懼我軍的襲擊而不敢睡覺,有時甚至吃不上飯,喝不上水,所以他們把這塊陣地叫做「送死的陣地」。
   (新華社朝鮮前綫二十五日電)中國人民志願軍的運輸員們冒着嚴寒和風雪,源源不斷地把大批糧食、彈藥和其他物資從後方運到前沿陣地。
   在大雪後的一個早晨,氣溫降到零下三十七度。我軍魚隱山前綫某運輸連接受了運送大米到前沿陣地去的任務。運輸員們立卽揹起米袋向拔海一千多公尺高的魚隱山進發。
   大雪掩蓋了道路,一脚踩下去就沒過膝蓋。但是運輸員們不怕艱難,他們步步前進,並且翻過了一座座冰山雪嶺。他們在爬陡坡的時候,防滑的「脚馬」也失掉了作用,甚至走一步要滑下來好幾步。這時大家喊道:「戰勝冰雪,爬上去呀!」「創造鋼鐵運輸連呀!」他們抓住樹枝和石頭繼續往上爬進。他們的手凍麻木了,眉毛、鬍髮上都結了冰花,而身上的汗水却濕透了衣裳。當他們爬到山頂以後,北風又把他們汗濕的衣服吹得凍成硬梆梆的了。
   戰士曾義寬的「脚馬」絆在一塊木頭上,他一拔腿,連人帶東西都摔倒了,一下子滑出去三丈多遠。他的鼻子碰靑了,鼻血流個不止。大家勸他囘去休息,他說:「囘去幹甚麽,一定要把物資送到前沿!」他用棉花把鼻子一塞,又揹起彈藥繼續前進了。
   運輸員們辛勤地運輸的結果,使我軍前沿陣地上經常保持着糧滿倉、彈滿庫,並且使戰士們得到了許多日用品和文化娛樂器具。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上甘嶺地區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