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鄕裏已有了急救站農民的急病得到了診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7385
颗粒名称: 我們鄕裏已有了急救站農民的急病得到了診治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3年1月23日,当代日报登载了胡連生关于鄕裏已有了急救站農民的急病得到了診治的来信。
关键词: 急救站 農民 急病 診治

内容

編輯同志:在三個月以前,中國紅十字會杭州市分會根據蘇聯先進的經驗,在我鄕重點的試辦了一個急救訓練班,當時參加訓練的有三十二個農民,他們經過了二個星期的學習,懂得了急救的方法後,先後在滿覺隴、龍井村、翁家山等三地成立了急救站。
   急救站成立後,我們所受到的好處眞是太多了。以前我們農民如果碰到昏倒、跌傷等事情,不是自己用個土法兒治治,就是要抬到很遠的地方去才能醫,但往往因爲大家不懂得急救的方法以致流血過多或是其他情況,而發生嚴重的變化。現在有了急救站,我們的健康就獲得了進一步的保障。
   在急救站成立後短短的三個月中,已經先後急救了四、五十個人,預後都很好,沒有一個人有不良反應。如有一次滿覺隴開村民大會時,住在四十四號的農村婦女李蓮,忽然昏倒不省人事,當時幸虧急救員給她打針後才甦醒轉來。還有我的女兒胡(兒,今年八歲,在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傍晚由高坡跌下,當時頭部鮮血直淋,我們全家的人和鄰居都嚇得目瞪口呆,一點辦法也沒有,後來幸虧急救員胡月紅、邱紅珠背了急救箱趕來,細心的給她檢查、止血和包紮,又由蕭文煥醫師親自給予治療,這樣傷勢才慢慢的好起來。
   我深深的體會到共產黨和毛主席的領導好,處處地方替我們勞動人民想辦法,現在就連鄉裡也有急救的小先生了。以後我祇有更加起勁的搞好生產,才能對得起共產黨和毛主席。
   杭州市龍井鄉滿覺隴二十三號農民胡連生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胡連生
责任者
胡連生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