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墅區各業餘劇團舉行全區創作座談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7326
颗粒名称: 拱墅區各業餘劇團舉行全區創作座談會
并列题名: 華豐紙廠、開源絲厰介紹了創作情况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一九五三年一月十七日杭州市湖墅人民文化舘召開了全區業餘劇團的創作座談會。
关键词: 工人 創作 文化 建設

内容

拱墅區業餘劇團的創作活動過去是分散而沒有組織的。進行創作與改編工作的,只有少數的工廠與居民劇團。因此在各項運動中,往往由於劇本的缺乏或者因爲劇本內容不適合而無法採用,阻礙了宣傳工作的進行,使劇團不能經常演出,同時也影響了劇團的鞏固。
   爲了在祖國大規模經濟建設與文化建設中更好的發揮業餘劇團的敎育作用,鞏固與提高業餘劇團,大量發掘羣衆作家,杭州市湖墅人民文化舘於一月十七日召開了全區業餘劇團的創作座談會。會上並請華豐造紙廠工人徐庭臬與開源絲廠工人李金囡作了報告,介紹各該廠創作情况與個人在創作中的體會。華豐、開源兩廠的創作活動是比較有基礎的,他們在每一個中心運動與生產任務中都曾創作過許多歌曲、快板、相聲等。並通過黑板報與廣播傳送到各車間,最後成爲羣眾的歌聲。這樣不但充實了工人的文娛生活,調劑了緊張的生產情緒;而且使每一個工人認識了當前中心任務的意義,積極的投入運動。如在「五反」運動中,工人就根據具體情況,編出許多短小精悍的文藝作品,到各車間去演,鼓動了工人羣眾積極參加運動。在勞保條例公佈以後,爲了使大家從政治上認識它的意義,就根據本廠過去包頭趕走女工的眞人眞事編寫了劇本,生動地刻畫出工人在舊社會受迫害的痛苦,使大家認識到解放以後黨對工人的關心與照顧。開源絲廠的創作活動,最初大家都感到沒有信心,認爲自己文化程度低,沒有經驗。後來,在婚姻法宣傳的時候,她們首先收集了廠內一個童養媳的事例,由李金囡等動手,集體編成一個劇本。演出效果很好,在演出時當場就有很多工人被感動得哭了,樹立了對封建婚姻制度的仇恨心;給全廠工人向舊婚姻制度作鬥爭,打下了思想基礎。通過這次演出,大家對創作就有信心了。從此經常結合政策與中心任務編寫快板、歌詞,在宣傳鼓動上起了很大的作用。這些創作上的成就,都是與黨和工會的支持、幫助分不開的,同時也是與個人的鑽研和依靠羣眾、集體創作得來的。
   參加座談會的人聽了這兩個廠的介紹,進一步認識發動羣衆創作的意義,樹立了創作的信心,表示要使全區的創作活動更好的發展起來。(楊錫坤)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楊錫坤
责任者
李金囡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拱墅區業餘劇團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