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縣朱長銘農業生產合作社響應大建設訂出冬季生產計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7167
颗粒名称: 海寧縣朱長銘農業生產合作社響應大建設訂出冬季生產計劃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3年1月20日当代日报登载的讀者來信关于海寧縣朱長銘農業生產合作社響應大建設訂出冬季生產計劃的问题。
关键词: 工作 產量 生產 社員

内容

編輯同志:海甯縣荊山鄉南秧村(產蔴區)朱長銘互助組,是全鄕最早組織起來的一個。他們在沒有組織起來以前,絡蔴的產量每畝平均只有二百九十斤。像農民吳耀庭家裡六畝地,只收絡蔴三百多斤(因勞動力差,又加上災害)。就以勞動力最强的生產能手朱長銘來說,七畝絡蔴也不過收二千一百斤。但自去年二月組織互助組後,生產量就大大提高了,全組十八戶在去年十一月間收絡蔴三萬五千斤,每畝平均要收三百四十七斤,比組織起來前增產二成。
   由於產量提高,農民的收入也增加了。全組大部分的組員都添置了新衣,生活也過得好起來了。如女組員朱阿寳加入互助組後,一天可以吃三餐香噴噴的白米飯,但以前,她們是經常要用野菜充饑的。
   組員們在親身體驗到組織起來的好處後,又紛紛要求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並且由十八戶擴大到二十九戶,經上級批准後,這個農業生產合作社在去年十二月正式成立了,並公推朱長銘爲社長。
   爲了投入祖國大規模建設第一個五年計劃,他們召開了社員大會,訂出冬季生產計劃:㈠全社的蔴地,在春節前每畝積好河泥一百担,大、小麥及油菜地在春節前完成第二次施肥。並做好冬季治虫工作。㈡春節前疏通大小水溝三十條,並組織力量參加新塘河水利工程。㈢搞好愛國衛生工作,全社一百隻糞缸都集中加蓋。㈣繳好愛國糧,保證一萬七千三百多斤公糧,在開征時一次繳淸。㈤繼續加强抗美援朝運動,决定過春節時全社節省開支一百五十萬元,作為生產資本,以增加生產來支援志願軍;並做好春節擁軍優屬工作。㈥加緊學習文化,每天除田問讀報外,全體社員在晚上還參加夜校學文化。
   現在,全體社員搞生產的信心更高,大家保證在今年要把產量再提高一步。社員朱金夫懷着遠大的理想說:「三年後我們再試辦一個小農莊,五年後擴大到半個村,成立一個集體農莊,那時就好用機器耕地了。」青年婦女朱根仙也說:「我們婦女也要像蘇聯婦女一樣,努力學文化,將來好學習開拖拉機。」
   柯夫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朱長銘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