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市建築工會泥工第十一隊工人運用先進工作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6461
颗粒名称: 杭市建築工會泥工第十一隊工人運用先進工作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3年1月9日,当代日报刊登一篇杭州市建築工會泥工第十一隊工人運用先進工作法提高了工作效率。
关键词: 工作法 工作效率 經濟建設

内容

編輯同志:杭州市建築工會工農速成中學現場工會泥工十一隊的工人,在黨的敎育下,學習了蘇長有的先進工作法,使用了舖灰機,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時也鼓舞了其他建築工人學習先進工作法的信心和決心。
   泥工十一隊過去是在蔴紡織廠工場裡工作的,當蘇長有先進工作法在全國推廣的時候,他們也感到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的任務重大,用老法子砌牆頭太慢了,所以當隊裡的觀砌師傅蔡龍虎在工人文化宮聽了報告後,曉得了蘇長有砌牆法的好處,學習的信心也更高了;囘工場後他就和同志們商量,並得到行政上的支持,開始研究。
   他們先用木頭和白鐵皮做了一隻舖灰機,經試用後,缺點很多。如灰漿舖不勻,而且舖得很糊,因此效率也提不高。七月份,十一隊全體同志從蔴紡廠現場調到工農速成中學現場工作後,該隊的觀砌師傅蔡龍虎去參觀了鐵路的蘇長有工作法表演後,更提高了信心,决定再改進舖灰機。那時候工會領導上對這事也很重視,並主動的和行政上聯系,替他們解决困難。這樣就把原來用木頭和白鐵做的舖灰機,改用鐵板來做了,而且把四個輪子改成爲六個輪子。經過試驗後,成績很好,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如原來用老法砌牆頭,一個老師傅一個學徒,每天最多祇能砌一千塊磚頭,現在採用蘇長有工作法,增加一個學徒,每天能砌三千二百八十多塊磚;同時工程也比以前結實、牢固,還可以節省原料。
   泥工十一隊由於學習並運用了先進的工作方法,因此使工程能提前完成。如他們最近所建築的一座可供一千二百人進膳的大食堂,就是提前了十天完成的。現在他們都熱愛這個工作法,並深深體會到這是自己用實際行動來投入祖國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具體表現。杭州市建築工會通訊員石大森許士熊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杭州市建築工會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