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鐵路介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6213
颗粒名称: 中長鐵路介紹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对中國長春鐵路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 鐵路 蘇聯 帝國 中國

内容

中蘇兩國共同管理的中國長春鐵路,已在一九五二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正式移交我國。這件事情證明了蘇聯對中國的援助,眞是大公無私。蘇聯是中國人民最好的朋友。
   中國長春鐵路包括兩條大幹綫,一條幹綫是從中蘇邊境的滿洲里經哈爾濱到綏芬河;另一條由哈爾濱到大連。全部通車綫路共有三千多公里,這條鐵路是遠在十月革命前的俄羅斯帝國主義修築的。它的原名叫中東鐵路。一八九六年,反動的滿淸政府和俄羅斯帝國簽訂了中俄密約,把中東鐵路築路權出賣給俄國以後,俄國就在這裡修築了中東鐵路。一九〇四年日俄戰爭俄國失敗,日本帝國主義又從俄國帝國主義手中奪去了中東鐵路的南滿支綫——從長春到大連。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變,日本帝國主義全部佔領了東北後,就長期的利用這些鐵路,對中國進行全面的侵略活動。
   一九四五年八月,蘇聯紅軍幫助中国人民打敗了日本,解放了東北,中國長春鐵路也從日本帝國主義手中解放了出來。爲了便於中蘇兩國共同防止日本侵略勢力的再起,一九五〇年二月十四日,我國中央人民政府和蘇聯政府,共同締結了中蘇「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協定」。這個協定規定中蘇兩國共同管理中長鐵路,並規定最遲在一九五二年年底,蘇聯政府就把這條鐵路交給我國。根據這個協定,在一九五〇年四月二十五日,就由中蘇兩國,共同組成中國長春鐵路公司。蘇聯政府派來了大批的專家,支出了很大的經費,來幫助我國建設這條鐵路。
   中長鐵路在中蘇兩國共同管理的三年當中,蘇聯不但幫助我國恢復了這條鐵路,並且已把這條鐵路建設成了全國的模範鐵路。在過去的三年中,蘇聯專家在這條鐵路上,爲我國培養了近兩萬名的鐵路管理幹部和技術工人,蘇聯專家同志把各種先進經驗毫無保留地敎給了我們。蘇聯的同志們把中長鐵路建設好了,人材亦培養出來了,經驗也敎給我們了,現在,蘇聯政府又把兩國共管的這條鐵路的一切權利,以及屬於這條鐵路的全部財產,毫無代價地移交給我國。這樣大公無私的精神,充分證明了蘇聯對我國援助的眞誠。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