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第一個集體農莊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5150
颗粒名称: 新中國的第一個集體農莊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2月20日当代报登载新中國的第一個集體農莊——「星火」集體農莊的介绍。
关键词: 「星火」 集體 農莊

内容

東北松江省樺川縣,出現了新中國的第一個集體農莊——「星火」集體農莊。這個農莊是在去年春天成立的。現在全莊有六十二戶農民。農莊裏的土地,都是使用機器進行集體耕地,做活又快又好又省時。今年春天,正當春耕播種的時候,連着下了好多天雨,眼看春耕工作就要躭誤了,許多單幹戶和互助組因爲人力、畜力的困難,春耕工作比往年延遲了半個多月;可是集體農莊人手多、有機器,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裏,便突擊完成了整個的春耕播種工作。集體農莊的收穫也很好。去年,這個農莊的九十五垧(每垧十五市畝)零一畝水田,平均每垧產稻穀八千八百八十九斤,比鄰近各村的一般互助組每垧平均產量,多收四千二百三十八斤;比一般單幹農民,每垧多收了四千七百多斤。
   「星火」集體農莊沒有一個閑人。莊員鄭求興是一個只有一隻肐膊的殘廢,但他在農莊裏就是一個很有用的人,他現在是農莊電機製米廠的一位技術員,他還負責爲農莊購買用品和對外的聯系工作。農莊裏六十三名婦女,除了十個有病或因特殊情形不能參加勞動以外,其餘都參加了農莊的各項勞動。女莊員吳仁花,在農莊裏管餵猪,她把猪餵得都很肥。她說:「我只有一件事,就是把猪餵得更肥。」
   這裏幾年前還是一個荒涼的地方,現在到處是一片興盛的氣象。莊東邊是農莊管理委員會的辦公室,和集體農莊的學校。莊西頭是公共食堂,這個食堂,是專門給農莊裏的單身漢和客人預備的。食堂旁邊是托兒所,農莊的女莊員在參加勞動時,就把孩子放在托兒所裏。
   每個莊員的家庭,都過着豐衣足食的生活。農莊的收入除了向國家繳納公糧,扣出集體農莊的公積金、辦公費和國營拖拉機站的代耕費以外,其餘都分給莊員。分配的原則是「按勞取酬」,誰勞動得多,勞動得好,誰就分得多。去年,農莊裏平均每個整勞動力分得一萬二千多斤糧食。莊員們的收入,不但可以維持家庭生活,還有許多的剩餘。現在家家都住上了新房子,添置了新被褥和新衣裳。莊員生病時,農莊還發醫藥補助費,因公負傷更有特別照顧。婦女生孩子的時候,農莊給四十天的假期,還發給兩百斤大米的補助費。莊員每月有兩天假日。在假日裏有各種娛樂,舉行足球比賽或跳舞晚會,愉快地歌唱着自己的新生活。
   「星火」集體農莊,現在已經成爲新中國農民的一面鮮明旗織,千百萬農民嚮往着它。今年入春以來,一批批的農民來農莊參觀和要求參加集體農莊。農莊還接到不少遠地的來信,有的要求到農莊當理髮員,還有的寄來全家人口履歷表,要求來農莊當醫生。大家的關心,更鼓舞着農莊的每個人,他們决心把自己的農莊辦得更好,在新中國農民的前進道路上做一個好榜樣。(新華社)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新華社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