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兩年來救濟失業工作已做出顯著成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5098
颗粒名称: 嘉興市兩年來救濟失業工作已做出顯著成績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嘉興市自解放以來,由於市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採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與辦法,組織了失業工人救濟委員會,有重點的進行失業工人登記,逐步介紹職業,在解决失業工人生活和就業問題方面已取得顯著成績。
关键词: 失業工人 救濟 工作

内容

(本報嘉興訊)嘉興市自解放以來,由於市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採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與辦法,組織了失業工人救濟委員會,有重點的進行失業工人登記,逐步介紹職業,在解决失業工人生活和就業問題方面已取得顯著成績。最近該市又根據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所頒佈的「關於勞動就業問題的决定」,成立了勞動就業委員會,並已於十月十四日開始工作,以新嘉鎭爲典型,進行調查登記,俟取得經驗後,再普遍展開。
   自從一九五〇年九月至今年十月,該市共登記失業工人二千三百八十二人。其中已介紹職業的有一千四百六十二人(包括已復業及下鄉生產),對未就業復業的失業工人,採取了下列辦法進行救濟:㈠以工代賑的有二百六十二人;㈡生產自救的有一百三十人,組織了磚瓦廠,由救濟委員會墊付資金二億元,於九月份試辦,目前每月生產平瓦六萬張,靑磚五十五萬塊;㈢緊急救濟,對年老、體弱、殘廢者,給予緊急救濟,到十月份止,共發出救濟金一億三千八百五十八萬一千三百元;㈣爲了適應國家建設需要,舉辦了轉業訓練班,分別選拔男女失業青年工人三百六十五人,參加各種訓練,計有參加會計轉業訓練的一百七十六人,染織學習班的三十人,造紙技術的三十人,絹紡技術的二十九人,繅絲技術的一百人,並均已就業或將就業。通過以上各種辦法,絕大部分失業工人已解决了職業問題和生活問題。
   在社會救濟方面:㈠整頓了機構,加强生產敎育,將原仁愛堂、救濟院及游民收容所,合併成為嘉興市人民生產敎養院,分爲三部,實行生產敎養,做到了生產自給,且有盈餘,游民也得到改造;㈡除對年老無靠者進行收容外,並對有勞動力但經濟困難無法生活及生產者,發放了生產救濟金,十個月來共發放大米一萬三千五百斤,並發動社會互濟,捐助大米四千六百五十斤。另外無息貸給佛教協會生產資金四百萬元,對生活確有困難的漁民,正準備發放救濟糧款。(華)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嘉興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