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新市電廠勞動模範李庭華團結職工修好擱置已久的發電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5040
颗粒名称: 德清新市電廠勞動模範李庭華團結職工修好擱置已久的發電機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2月19日当代报登载有关“德清新市電廠勞動模範李庭華團結職工修好擱置已久的發電機”的读者来信。
关键词: 職工 修理 發電機

内容

編輯同志:德淸新市電廠勞動模範李庭華,是一個有着三十八年工齡的技術工人。最近他在當地各國營企業職工熱烈開展愛國主義勞動競賽的影響下,發揮了高度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
   他想:明年要開始大規模的經濟建設了,根據廠裏現有動力的設備,是一定不够滿足一九五三年用電戶的需要的。「那怎麽辦呢?」——他就一刻不停的思索着這個問題。後來他想到廠裏放着一部十幾年不用的「古西蘭」四十匹馬力發電機,可以想辦法把它裝修起來應用,這樣,就可使一部睡着的機器醒來爲生產服務。這個主意打好後,他就主動的團結全廠職工,提出了改裝和修理這部機器的建議,他向同志們說:「我們應該把一切可用的壞機器都修起來,絕不能讓它白白的躺着不替生產服務。」一面他又表示要在修理工程中把自己的技術完全公開,絕不保守。李庭華的建議立即獲得了全廠職工的擁護。
   在李庭華的帶頭下,全厰職工都信心百倍地動起手來,他們利用白天休息時間,埋頭苦幹。他們在廢料中,挑選出有用的材料,打的打、裝的裝,經過了一個月的時間,終於把「古西蘭」發電機改裝和修理的工作完成了。替祖國節省了修理和原料費一千四百萬元。這部機器原來是燒火油的,成本昂貴,現在已改用木炭爐子,經初步試驗,成績很好,可以比原來的機器節省發電成本費用一半。
   由於李庭華的動腦筋想辦法,不僅擴大了企業生產,而且又為明年大量供電作好了準備。受到了全廠工人的愛戴和歡迎。
   朱培卿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朱培卿
责任者
李庭華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德淸新市電廠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