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露天煤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4865
颗粒名称: 阜新露天煤礦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2月16日当代报登载我國最大的露天煤礦——阜新露天煤礦,在一九五一年四月動工,正在很快地建設起來,現在有些已經見到了煤層,到一九五四年就可以大量出煤了。
关键词: 露天煤礦 動工 建設

内容

我國最大的露天煤礦——阜新露天煤礦,在一九五一年四月動工,正在很快地建設起來,現在有些已經見到了煤層,到一九五四年就可以大量出煤了。阜新露天煤礦在東北遼西省新義鐵路旁邊,這兒產的煤,裝上火車可以很快運到各個需要煤的地方去。這個露天煤礦的規模很大,開礦時挖出來的土等於開鑿五條蘇彝士運河和一條巴拿馬運河挖的土。
   從阜新露天煤礦附近的山崖上往下看,只見人們成羣地忙着。電機車拖着一節節滿載黄土的車廂,在迴旋道上來去不停地開着。很大的電鏟不停地墾着一塊塊泥土。密麻似的電綫佈滿了天空。蜘蛛網般的鉄軌舖在地下。
   阜新露天煤礦可以大量採煤;它不會發生瓦斯爆發和別的危險,能够保障採煤工人的安全和健康;採煤省勁,所以成本也比較低。
   我國能够進行這樣重大的建設,和蘇聯專家的幫助是分不開的。這裏本來有一個按日本技術標準訂的開採計劃。蘇聯專家認爲這個計劃不妥當,重新訂了工程計劃。這樣一來,可以比原來計劃提前三年出煤。蘇聯專家還幫助我們培養了露天煤礦的管理幹部和技術人員。在開礦過程中,共產黨員和靑年團員帶頭向蘇聯專家學習,很快學會了建設露天煤礦的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像剝離科正副科長、共產黨員富象賢和陳粹文,過去差不多完全不懂露天煤礦是怎樣建設的。現在,不到兩年,他倆已經能够在建設阜新露天煤礦中,担任很重要、很複雜的工作了。
   蘇聯專家的幇助和全體職工的忘我勞動,加快了阜新露天煤礦的建設工程,今年全年的工程任務,在第三季度末了就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一·五,超過了預定計劃。到一九五四年,這個新建設起來的露天煤礦,就可以大量出煤,供給全國各地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阜新露天煤礦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