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砲灰是侵略者繼續戰爭的致命傷艾森豪威爾承認無法挽救在朝鮮的敗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4436
颗粒名称: 缺乏砲灰是侵略者繼續戰爭的致命傷艾森豪威爾承認無法挽救在朝鮮的敗局
分类号: E297.5
摘要: 1952年12月9日,為了策劃繼續和擴大進行侵朝戰爭而到朝鮮的艾森豪威爾,在進行了三天的視察之後,承認他「沒有能够解决任何問題的萬靈藥和訣竅」。
关键词: 繼續 擴大 侵朝戰爭

内容

(新華社開城九日電)為了策劃繼續和擴大進行侵朝戰爭而到朝鮮的艾森豪威爾,在進行了三天的視察之後,承認他「沒有能够解决任何問題的萬靈藥和訣竅」。爲什麽連這個野心勃勃的將軍也不得不承認這一點呢?原因是很明顯的:要繼續和擴大戰爭,首先就是要求打仗的兵,而他却缺乏兵,缺乏砲灰。
   艾森豪威爾一直大吹大擂要繼續擴充李承晚僞軍,進一步驅使李僞軍來替死。但是在南朝鮮繼續抓丁擴充李僞軍並不容易,南朝鮮人民這次對艾森豪威爾這個美國戰爭販子的代表人物來到朝鮮所表示的仇恨,便是證明。根據美英通訊社的描述,為了「保護」艾森豪威爾,數以萬計的美軍及李承晚僞軍、六千名李承晚便衣特務及好幾百專門從美國趕來的美國特務,把漢城變成了一座恐怖之城。大街小巷,崗哨密佈。監獄裏囚滿了幾天之內被逮捕的成萬無辜平民,還有成萬的其他所謂「嫌疑犯」,被驅到城外的集中營裏。甚至連共同社東京三日電也承認:「要增強韓軍,前途還有許多困難」。該消息具體地指出了「在訓練、兵員、裝備、士氣等方面」的「許多困難」。如在訓練方面,消息說:「現在韓軍所痛切感覺到的,就是訓練和培養幹部將校和士官。目前韓國的將級軍官,中將和少將總共有二十九名,而這些高級幹部差不多都只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沒有一個是從陸軍大學畢業的。……上尉以下的軍官許多都是前日軍的後備軍官,訓練期間,現在不過是六個月而已。特別是士官的敎育訓練,現在只用兩個月期間就結束了。而其補充需要却很急迫,因為戰鬥死傷人數遠遠超過訓練人數,要把訓練期間延長那是非常困難的。」在裝備方面,消息說:「遺憾的是由於特種兵訓練不足,不會運用武器。」消息中舉出了一個例子說明了士氣的問題:「在釜山地區,發生了好幾次送回後方的傷、病士兵對政府機關實行集體暴行的事件」。因此,共同社承認:「要克服這些困難是很不容易的」。
   艾森豪威爾同樣很想利用更多的僕從國軍隊來當砲灰。然而,他不能不發現:那些十分脆弱並且已經被美國壓榨得透不過氣來的「盟國」,並不是那麽願意替美國火中取栗的,即使願意也是力不從心。美聯社四日在報道目前正在開會的英國聯邦總理會議的消息中承認:「派有軍隊在朝鮮作戰的英聯邦國家中,似乎沒有任何一國願意增派部隊到朝鮮去。」「英聯邦各國的高級官員解釋說:如果要加强朝鮮的戰爭,勢必要使英聯邦已經枯竭的人力與裝備資源担負新的負担。」
   因此,艾森豪威爾要繼續和擴大進行侵朝戰爭,就只有驅使更多的美國靑年充當砲灰。但是,他要這樣做就不能不使他在競選中的騙人諾言立即在美國人民面前完全拆穿,從而激起迫切盼望停止朝鮮戰爭的美國廣大人民的强烈反對和士兵們的不滿。事情十分清楚,艾森豪威爾要繼續和擴大侵朝戰爭,是絕對沒有出路的,等待他的將只有更悲慘的失敗。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艾森豪威爾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