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商品供應的計劃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4392
颗粒名称: 加強商品供應的計劃性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2月10日,当代日报登载了在商品供應上克服保守思想和加强計劃性是極其重要的。
关键词: 克服 保守思想 加强 計劃性

内容

在農業生產豐收,農民負担減輕、生活提高等新情况下,浙江各地初級市場在商品供求關係上出現了新的問題。
   經過夏秋兩季的物資交流,浙江各地初級市場的商品供求情况一般是正常的。目前正當貿易旺季,大部分土特產品都已打開銷路,但在工業品和手工業品的供求方面,還存在着一些問題。
   這些問題就是:到目前爲止,調劑商品品種,保證並擴大供應的工作,還沒有完全適應秋後愈益繁榮的市場新情况。
   這首先表現在工業品方面。浙江省國營貿易部門掌握着大量工業品,這些工業品是應該大量銷售以滿足農民需要的,可是這方面的工作做得還不很完滿,一方面大批商品積壓着,另方面某些地區在某些商品上出現暫時性的脫銷現象。如寧波專區有個時期某幾種棉布缺貨應市,沈家門漁民需用的粗斜紋布,曾斷檔一月之久。
   爲什麽產生這一現象呢?
   主要是對羣衆的購銷要求和今年市場的新情况還估計不足。這表現在兩方面:
   一方面認爲羣眾只是需要某幾種商品;因而對於大批積壓着的商品,强調銷售上的客觀困難,而不主動積極的運用合作社和私商的力量進行推銷。他們還沒有認識到「百貨有百客」,積壓的原因是由於主觀上的努力不够,因而,使大批工業品不能迅速的銷售出去。事實上,只要加强主觀的努力,大批的工業品是完全可以推銷出去的,是可以更好的滿足人民的需要的。
   另一方面,沒有根據羣衆的需要制定適宜的調撥計劃,因而在某些商品上造成了暫時的脫銷現象。例如寧波專區棉布一度脫銷,就是因爲事前對市場需要估計不足,計劃欠妥,調撥遲緩所造成的。今天間或發生脫銷現象的祗是某些品種的工業品,而且也不是這種品種的全部,祗是其中的某一牌號或某種規格。所以,今天的主要問題在於能根據羣眾的需要,適當地、有計劃地調配商品的品種,和調劑牌號或宣傳推銷不同牌號但同一質量的商品。逐步扭轉羣衆某些保守的消費習慣,這樣,旣可滿足消費者對於工業品的要求,又可達到大量推銷商品的目的。
   商品供求中的另一個問題是在手工業品方面。
   今年秋後浙江各地市場,比較普遍地發生了手工業品供不應求的現象。各種農具、竹器、木器都暢銷,凡是爲農民所需要的手工業品,在各地交流會上都被購買一空。其所以如此,是因為手工業的生產狀况三年來還遠遠落後於農業的恢復與發展。農村領導力量集中於農業,對手工業生產缺乏必要的領導與扶持,而處於自流狀態中。
   根據餘姚梁弄區的調查,手工業的淡季(冬春)生產祗佔全年產量的一成多一些,接近停頓狀態;但到旺季時,又供不應求。這是因爲手工業者資金缺乏,不能在淡季裏爲旺季的需要而生產。這是手工業品供應不足的第一個原因。其次,農村販運者逐年減少,新的運銷力量又未形成,手工業品的推銷,全靠手工業生產者自運自銷,因此,銷售範圍不能擴大,一般的不超過三十里路,所以就發生了產地滯銷而銷地斷貨的現象。第三,手工業生產是分散的,無計劃的,存在很大的落後性和保守性,品質規格複雜,生產上又很少改進,因此不能完全適應農民的要求。
   手工業品的供不應求現象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在今天來說,它影響整個商品市場供求上的平衡;而且,手工業品的一大部分是生產工具,其供應不足又會直接影響到農業生產。當前農民對商品的需求中,手工業品所佔比重很大,金華專區九個縣市秋季物資交流會成交額中,手工業品要佔百分之二十。所以,解决手工業品的供求問題,是浙江當前做好商品供應工作上的一個重要環節。積極加强對手工業的領導與扶持,及時解决手工業生產與運銷中的困難,已是十分迫切了。
   以上情况,說明在商品供應上克服保守思想和加强計劃性是極其重要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莊育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