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的「中蘇友好月」運動一個月來業已獲得輝煌的成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4379
颗粒名称: 在全國範圍內展開的「中蘇友好月」運動一個月來業已獲得輝煌的成果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2月8日,一個月來在全国範圍内展開的「中蘇友好月」運動已獲得了輝煌成果。這一運動進一步發展和鞏固了中蘇兩國人民的友誼,提高了全國人民學習蘇聯的熱情,增强了建設祖國的信念。
关键词: 中蘇友好月 輝煌 成果

内容

(新華社北京八日電)一個月來在全国範圍内展開的「中蘇友好月」運動已獲得了輝煌成果。這一運動進一步發展和鞏固了中蘇兩國人民的友誼,提高了全國人民學習蘇聯的熱情,增强了建設祖國的信念。
   從十一月七日到十二月六日,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從溫暖的海南島到叢山峻嶺的康藏高原,到波浪起伏的東海島嶼,到處充滿着歡樂的節日氣氛。各地普遍舉行了羣衆性的集會,並出動了數以萬計的宣傳大軍。各地採取院落會、街頭劇、宣傳棚、文化站、屋頂廣播、圖片展覽、放映影片幻燈和座談、報告等三十多種羣衆喜聞樂見的形式,大張旗鼓地展開了加強中蘇友好的宣傳。僅河北、江蘇兩省就組織了九十多萬宣傳人員,深入農村進行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六十七個舉辦蘇聯影片展覽的城市,有四千萬人以上觀看了蘇聯影片;擁有五百四十多萬人口的上海市,蘇聯影片的觀眾達五百九十萬人次。武漢市舉行了一千四百多次座談會和報告會,參加人數在五十四萬以上。全國各民族、各階層、各種不同職業和各種不同宗敎信仰的人民都熱情地投入了中蘇友好的活動。雲南省霑益縣的彝族農民組織了四千多人民族歌舞團到外縣去宣傳中蘇友好。西安市大小寺院廟宇都舉行了報告會、座談會;蘭州市很多淸眞寺阿訇在「主麻日」向回族人民講解中蘇友誼。一個月來,中蘇友好的宣傳在廣大地區已基本上做到了「家喻戶曉」。根據初步統計,河南、遼西就有四千萬人直接受到中蘇友好和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前途的敎育,佔兩省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三左右;東北地區和河北、江蘇等省的城市居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普遍受到敎育;上海、天津兩市也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居民受到比較深刻的敎育;在寧夏省,有百分之六十的人口在各種活動中知道了關於中蘇友好的道理。
   在「中蘇友好月」中,廣大勞動人民認眞學習和推廣蘇聯先進經驗和先進科學技術,爲即將來到的大規模建設創造了良好條件。在工厰礦山中,由於積極推廣了蘇聯先進經驗,生產大大提高,出現了不少新紀錄。國營鞍山鋼鉄公司的煉鋼厰、煉鐵廠職工在「中蘇友好月」中創造了大型平爐煉鋼、大型高爐煉鐵的全國新紀錄,煉鋼時間和爐底面積利用係數遠遠超過了目前各資本主義國家同樣平爐的產量,這是我國鋼鐵工業生產上的偉大勝利。華中鋼鐵公司煉鐵車間工人也兩次創造全國小型高爐煉鋼的新紀錄。河南焦作礦務局推廣蘇聯多頭砌井循環作業的先進經驗,創造了日進十七點一五的全國砌井新紀錄。東北齊齊哈爾鉄路工廠的職工熱心學習蘇聯先進經驗,展開了「滿堂紅」競賽,結果在十一月中旬就超額完成了全年生產計劃,並爲國家增產節約十三萬八千多噸糧食。爲了更有組織、有系統地進行學習,旅大、西安、廣州、太原等市的總工會都舉辦了「蘇聯先進工作法表演會」,或舉行總結會、回憶會和座談會等,進一步提高了職工們向蘇聯學習的熱情。華東江南造船所舉行高速電焊法表演以後,很快就有十八個工廠推行了這一先進工作法。太原市總工會和北京石景山發電廠、大連中蘇造船公司、齊齊哈爾機械十五廠等並在「中蘇友好月」中獎勵了大批學習蘇聯先進經驗有成績的車間、小組和個人。在學習蘇聯先進經驗中,廣大職工特別是許多技術人員已逐漸認識蘇聯技術上的優越性,糾正了盲目崇拜歐美技術的落後思想。山西國營經緯紡織機械製造厰工程師榮科曾多年崇拜英美技術,現在已因學習蘇聯先進經驗在鑄鐵方面獲得重要成就,在「中蘇友好月」中,他被選爲該單位中蘇友好協會的會長。在廣大農民和敎育、醫務工作者中,也掀起了學習蘇聯先進經驗的熱潮。農民們爲了迎接一九五三年的愛國豐產競賽,認眞學習了蘇聯的農業科學技術。浙江金華縣張金章互助組等在討論明年增產計劃時,仔細研究了深耕、密植等先進經驗。各地的敎育工作者熱心地學習了蘇聯先進敎學法,研究和採用蘇聯敎材,天津市中、小學敎師普遍學習蘇聯敎育專家凱羅夫所著「敎育學」,很多人檢查了敎學態度,進行敎學改革。全國醫務界在「中蘇友好月」中也廣泛學習巴夫洛夫學說,進一步推廣組織療法、睡眠療法和無痛分娩法。爲了要學習蘇聯先進經驗,在我國知識分子中已廣泛地掀起了學習俄文的運動。
   「中蘇友好月」運動的另一個重大成果,是全國人民普遍受到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前途的敎育。這突出地表現在廣大農民開始明確認識農業生產發展的方向,糾正了對社會主義的錯誤想法,提高了組織起來走向集體化的熱情和信心。浙江湯溪縣的農民聽到訪蘇農民代表陳雙田的報告以後說:過去我們以爲社會主義就是平均公有,大家一起幹活,一起吃大鍋飯,現在才曉得蘇聯是按勞取酬,多勞動的多得;犁地,摘棉花,擠牛奶都用機器,生活當然越過越好,我們要堅决走蘇聯的路!山西應縣農民在知道了蘇聯農業集體化、機械化的情况後,僅四個區就有二百四十三戶農民積極要求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六百三十五個互助組重新整頓了組織,訂出生產計劃。山西平順縣本來流傳着「山地沒前途,遲早要搬家走,石厚土薄耕地少,發展生產到盡頭」的說法,自從訪蘇農民代表李順達帶着電影隊來進行宣傳以後,農民們紛紛打消了下山的思想,忙着植樹造林。他們說:李順達的訪蘇報告是開心鑰匙,使我們有了發展山地生產的辦法了。在「中蘇友好月」中,各地許多臨時性的農業互助組轉爲常年互助組,無數單幹的農民紛紛要求參加互助合作的組織。其他各階層人民在「中蘇友好月」中,也普遍提高了對蘇聯的認識。上海市北站區在街道居民中宣傳蘇聯婦女參加社會活動和她們的幸福生活的情形以後,延吉里的三十多個從不出門的家庭婦女也組織了讀報組,學習時事,並表示今後要積極參加各種工作。
   通過「中蘇友好月」的各項宣傳活動,蘇聯人民崇高的共產主義道德品質,更深刻地影響了全國廣大人民。哈爾濱車輛工廠老工人張德祥過去不願學習先進經驗,他的產品有百分之四十五以上是廢品。自從看到蘇聯影片「頓巴斯礦工」以後,他深深被影片中老礦工聶道連的愛國主義精神所感動,他開始積極學習先進工作法,在短時期內已把生產效率提高了百分之七十,質量也達到合格率。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各部隊中,「普通一兵」、「日日夜夜」等書已成爲戰士們最喜愛的讀本,幹部和戰士們從蘇聯英雄的形象中,深深瞭解到蘇聯軍隊的高尚品質和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提高了向蘇聯軍隊學習的熱情,許多醫務工作人員看了蘇聯影片「鄕村醫生」後很受感動,工作更加積極。天津市第六衛生事務所醫生姜秀榮說:我剛到衛生所的時候,看到设備很壞,認爲自己走錯了地方。我看到影片中喬木金那樣的人,便不由得想起我當初不安心工作的情形,感到可恥,我現在决心要爲郊區農民好好服務。全國靑年學生更熱火朝天地掀起了學習蘇聯優秀靑年的高潮。在很多城市的書店裏,「卓婭和舒拉的故事」等書有多少賣多少。各地的學校普遍舉行座談會、文藝晚會和故事會等,討論蘇聯靑年英雄卓婭、馬特洛索夫、奧列格的英勇事蹟,不少學校優秀的班都以蘇聯英雄的名字命名。由於學習蘇聯優秀靑年刻苦學習的精神,廣州市廣雅中學初三丙班在「中蘇友好月」中消滅了過去有些人功課不及格的現象,全體學生在最近一次考試中,平均成績是八十三分。
   蘇聯文化工作者代表團、蘇聯藝術工作團、蘇軍紅旗歌舞團和蘇聯電影藝術工作者代表團來我國參加「中蘇友好月」活動,在各地和廣大人民會見、聯歡,大大加深了中蘇人民的友誼。據初步統計,一個月來,他們曾在各地作了三十七次專題報告,參加了七十一次座談會,正式演出了五十七次。我國的文化、藝術、科學工作者參加報告會和座談的共有十幾萬人。各界羣衆觀看蘇聯藝術家表演的約三十萬人,另外有組織的從廣播中收聽他們演唱的羣眾在二千萬人以上。各代表團還在各地訪問了很多工廠、農村、機關、學校和影院,和廣大人民舉行了親密愉快的聯歡。在「中蘇友好月」中,各地人民並和協助我國建設工作的蘇聯專家們舉行聯歡、座談或邀請他們作報告;同時寫信和蘇聯的英雄、模範及勞動人民建立聯系,僅浙江省金華專區的人民就寄出了一萬八千多封信件。這種廣泛的接觸,有效地增進了中蘇兩國人民的深厚友誼。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