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花紗布公司計劃科青年職員孫燦改製單箱手板式棉花打包機成功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3560
颗粒名称: 省花紗布公司計劃科青年職員孫燦改製單箱手板式棉花打包機成功
并列题名: 使棉花包的體積大為縮小創同規格鐵路裝載量的全國紀錄單以該公司系統計算全年卽可節約費用達四十六億元之鉅
分类号: G210
摘要: 中國花紗布公司浙江省公司計劃科靑年職員孫燦同志,改裝單箱手板式(又稱上海式)棉花打包機獲成功。
关键词: 棉花 單箱 打包機

内容

(本報訊)中國花紗布公司浙江省公司計劃科靑年職員孫燦同志,在該公司黨、政、工會的支持和幫助下,改裝單箱手板式(又稱上海式)棉花打包機已獲成功,使棉花包的體積大為縮小,打破了同規格鉄路裝載量的全國紀錄,節約了大量交通工具和商品流轉費用。單以該公司系統統計,全年即可節約達四十六億元之鉅。
   該公司棉花打包的設備大部份是舊式的單箱手板式打包機,使用效率很低,打出來的棉花包容量少而體積大,每一個三十噸位的車皮最高實際裝載量僅十三噸多,因此在使用物料、交通工具及蓮費上,浪費很大。爲了克服這一嚴重的浪費現象,打包工人們曾在「打得小,打得重」的口號下展開勞動競賽,雖然獲得了一些成績,但因機械條件限制,收效不大,同時因棉花包的份量加重,經常發生搬運工人負傷事故。
   今年八月份該公司開展勞動競賽運動後,孫燦同志響應了上級的號召,以對祖國、對黨無限熱愛與忠誠的精神,開始注意了單箱手板式棉花打包機的缺點,並積極鑽研如何改進。他雖然並沒有豐富的機械知識,也不是搞儲運工作的,但是在「節約資財,建設祖國」這一偉大目標的鼓舞下,以無畏的精神和謙虛的態度,從他頗淺的關於打包機的常識及過去的見聞中,研究改裝辦法。經過一個時期的鑽研,並取得了浙江大學機械系翁家潮、吳京敎授等的幫助,他就向上級提出了改裝單箱手板式棉花打包機的建議。這個建議立即引起了該公司黨、政和工會領導上的十分重視,召集了有關人員組成專題研究小組,並邀請浙江鐵工廠技術科長參加。經縝密研究後,認為可以試行,領導上遂批准了試行改裝的建議,鼓勵孫燦同志再作深入研究。計劃科的同志們爲了使他能專心於研究及改裝工作,自動的分担了他原來的工作。
   改裝單箱手板式棉花打包機的工作不久就在蕭山開始進行,工人們提供了很多可貴的意見,克服了技術操作過程中的困難,加之上級一貫的支持與鼓勵,經過二個月左右的努力,一再從缺點中找原因、想辦法,終於在十月下旬完成了改裝工作,獲得成功。在試驗時,上海鐵路管理局等單位都派裝載工作方面的負責同志赴現場觀摩。
   改裝單箱手板式棉花打包機的方法是:㈠將原打包機三個滑輪改爲四個,使它以四根練條吃力。㈡下滑輪支架由平面圓周轉動改為多向轉動。㈢更改規格縮小底板面積,增加單位面積的壓力,使原來體積〇·九立方公尺、重二五〇市斤的棉花包壓縮爲〇·三九一立方公尺、重二〇七斤。經過這樣改裝後,有以下幾種好處:㈠由於包裝體積減小,節省了大量交通工具,原來每個三十噸位的車皮僅可裝載十三噸多,現在提高到二十二·五噸以上,較中央最高要求還提高五·五噸,打破了全國紀錄;此外船隻裝載量也可增加五分之二,因而可爲國家節約大量資財,僅以浙江省花紗布公司系統計算,全年即可節約四十六億元以上。㈡由於大量壓縮了體積,適當降低了單位包裝的重量,保障了搬運工人的安全,提高了工作效率。這一改裝方法如在全國範圍內加以推廣,可爲國家節約鉅額資財。因爲這種棉花打包機在全國各地應用得最普遍,而其價格僅及雙箱式棉花打包機的十五分之一,如果加以改裝,其效用與雙箱式棉花打包機相仿。
   現孫燦同志正在繼續研究,以使機械效用更臻完善。同時該公司已申報上級,建議推廣。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孫燦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