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過去做過礦工吃過不少苦頭看了「頓巴斯礦工」後深為感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3321
颗粒名称: 我過去做過礦工吃過不少苦頭看了「頓巴斯礦工」後深為感動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26日,当代日报登载了堯泉、陳金富关于過去做過礦工吃過不少苦頭看了「頓巴斯礦工」後深為感動的来信。
关键词: 礦工 頓巴斯礦工 感動

内容

編輯同志:解放以前,我曾經在新昌和安徽繁昌兩地的煤礦裏做了四年多的礦工,吃過了許多苦頭。這次我去看過蘇聯電影「頓巴斯礦工」以後,我對照了一下我過去所過的生活,使我深深的體會到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我深信:社會主義制度是必定會在我們國家裏實現的。
   我過去採礦時的生活,也正像帝俄時代俄羅斯礦工的生活一樣,開礦的人一到了礦裏早就把生命交給死神了,礦裏出水要淹死,沒有空氣要悶死,礦基倒下了要壓死,你挖不起煤來就沒有飯吃。此外還要受資本家、把頭、礦師的剝削和壓迫。就說我所工作的繁昌瑞昌煤礦吧,礦主是上海的一個資本家,他把礦的開採和行政權交給一個礦師管理,我們開礦的工人每天除吃飯以外,大工只拿到七斤米一天的工資,小工還只三斤米,假使開不出煤,連飯也沒得吃。礦裏面是天昏地黑,連東南西北都分不清的,人就得像狗一樣的爬着工作着,從礦裏走出來時,連鼻子裏都是煤渣。那種生活的苦楚眞是無法想像的。
   「頓巴斯礦工」的影片告訴我們,蘇聯今天礦工的生活已經是令人難以想像到的幸福了。他們已有了康拜因,已經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中解放出來,變成了有高等文化,能掌握最完善機械的技術工人了。過去像地獄般的礦井,現在也已變成有現代化設備的採煤工廠了。他們的勞動是愉快的,生活是光明的、幸福的,當榮譽工人聶道連參加紀念大會的鏡頭在銀幕上出現時,我感動得流下淚來。
   但是,蘇聯的礦工們却不因爲有這樣的生活而滿足,設計師陶非明果依然整天整夜毫不休息的在研究和修理着採煤康拜因,連煤礦工業部部長和省委書記等都到礦井來了解康拜因的試驗情况。斯大林同志爲了要提高礦工的生活和生產率,英明地指示煤礦工業部長要大量使用機器。這些事實告訴我們:蘇聯人民在英明的斯大林領導下,正在向着人類最理想的社會——共產主義社會邁進。
   解放以後,我已經轉業做複寫紙了。我現在在杭州市公利興記文教用品工業社做工,我每月的收入平均有五六十萬元,生活過得很好。我深信,在我們英明的毛主席領導下,在偉大無私的蘇聯政府和蘇聯人民的援助下,只要我們不斷的創造和勞動,像頓巴斯礦工一樣的生活——我們祖國的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前途是一定會到來的,我要爲爭取這個美好前途的到來而努力。
   杭州公利興記文教用品社工人史堯泉講
   陳金富記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史堯泉
责任者
陳金富
责任者
史堯泉
相关人物
陳金富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新昌
相关地名
安徽繁昌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