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樂班」的陣地說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3309
颗粒名称: 「常樂班」的陣地說唱
分类号: E297.5
摘要: 1952年11月26日,当代日报登载了緊靠北漢江的前沿陣地,志願軍某部九連的第六班守衛在這裏。戰士們人人會說,個個能唱,差不多都是詩人兼快板家,他們給自己班取名叫「常樂班」。
关键词: 戰士 常樂班 陣地說唱

内容

緊靠北漢江的前沿陣地,志願軍某部九連的第六班守衛在這裏。這個班和其他班一樣,每個戰士都像小老虎一樣英勇頑强,每個戰士都有蔑視敵人的英雄氣槪。雖然在這樣艱苦的戰爭環境裏,他們都非常愉快,不知道疲勞;他們人人會說,個個能唱,差不多都是詩人兼快板家。因此,他們給自己班取名叫「常樂班」。
   眞是名不虛傳,只要走進這個班的坑道口,就會聽見戰士們的說笑聲,打板聲和一唱一和的唱着快板。
   「鎚子打來,鑽子鑽,挖好洞府把家安」
   「鐵鎬磨完,銑磨短,鎚子打爛鑽子彎,困難壓不倒英雄漢,勞動改造大自然。」
   「工事修蓋的牢又堅,保衛自己有辦法。殺敵立功有把握,活活氣死美國野心狼。」
   「噯!修得好,蓋得好,銅牆鐵壁金一般,一排接二排,三班接四班,左洞通右洞,前山連後山,不用找嚮導,不用問路綫,摸黑也能走一前。」
   「工事修得眞齊全,好像地下一條街。有倉庫,有宿舍,明堡暗堡火力點,樓上樓下像洋房,門口還掛着白門簾。兩邊還有一副對,上聯寫:英雄創造英雄洞;下聯寫:英雄守衛漢江山。」
   去年冬季,這個班進入陣地後,首先就是緊張地構築工事。在開始挖坑道時,困難很多,後來,越挖大石塊越多,困難更大:一鎬扎一個小白點,沒有一點裂紋,戰士們沒有洩氣,用快板鼓舞情緒,傳播經驗,完成了任務。聽吧,一個四川戰士,指着大石頭唱道:
   「這塊大石頭像台灣,又好比杜魯門的狗頭臉,妄想霸佔全世界,等於蛤蟆沒毛飛上天。首先打掉他的牙,然後打下他的眼,最後給他個一鎚二鎚連三鎚,一塊一塊把他殲,各個擊破辦法好,把他的血爪來打斷。」
   他剛說完,另一個湖北戰士馬上接上去:
   「這個大塊我來說,好比李承晚的後腦壳,敲他個骨頭粉碎,腦漿滿地流,看他服我不服我。」
   有一次,一顆敵人砲彈,正落在坑道口的一邊。炸得泥土飛到了戰士們身上。有人說:「幹咱們的,不理他。」小戰士把頭一歪:「不理他?那末便宜還行。看我的。」他馬上唱道:
   「美國的砲彈出砲口,落在老虎坑道口。你打十萬發也白費,碰不到老虎一根汗毛。等到我軍大砲來發言,叫你無聲逃不掉。」
   工事修好後,在班的娛樂會上,大夥都表示了殺敵立功的决心。最後有人提議讓班長來副對聯,班長想了一下,就當場作了回答:「朝鮮戰爭還沒徹底勝利;必須鞏固持久作戰思想。」小戰士興致勃勃地說:「我來凑上個橫題——永遠樂觀。」對聯剛編完,連長來了,他指示大家要注意保持工事的堅固和持久。大夥馬上按連長的意思,編了一段快板:
   「陣地就是咱的家,加修加固愛護它。隨壞隨修靠大夥,黑天白日勤檢查。不能讓它出毛病,保證不漏又不塌,敵人胆敢來騷擾,一陣槍砲揍死他。」(新華社朝鮮前綫二十四日消息)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北漢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