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著名藝術家昨晚在杭繼續演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3231
颗粒名称: 蘇聯著名藝術家昨晚在杭繼續演出
并列题名: 表演結束後,省中蘇友協譚啓龍會長致詞,對蘇聯藝術家表示謝意;楚拉基致答詞,祝賀中蘇人民友誼不斷發展。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24日,蘇聯著名藝術家們在杭州市再次表演精彩節目。
关键词: 蘇聯 藝術家 節目

内容

(本報訊)昨(二十四日)夜蘇聯著名藝術家們在杭再次表演精彩節目。
   蘇聯廣播電台委員會演員、歌唱家聶恰耶夫獨唱「祖國」、「諾夫格勒城抒情曲」。他在謝幕後接受觀眾要求,用中國語唱康定民歌「跑馬溜溜的山上」。在觀眾熱烈的要求下,聶恰耶夫提出與觀眾齊唱「莫斯科——北京」,他說:「我們要唱得齊,就像我們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那樣的熱烈和齊心。」接着,全場響起了雄壯的歌聲,每一到會者都參加了歌唱。繼後,聶恰耶夫又在四次謝幕後,接受觀眾的要求,唱了「學校華爾茲」。
   巴蕾舞演員、蘇聯人民演員、斯大林獎金三次獲得者烏蘭諾娃和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功勳演員、斯大林獎金獲得者康德拉托夫合演巴蕾舞,特別受到觀眾的歡迎。當報告員提到烏蘭諾娃和康德拉托夫的名字時,掌聲和歡呼聲立即響徹全場。他們在表演了第一齣巴蕾舞蕭邦作曲的「華爾茲」後謝幕四次,又接受觀眾熱烈要求,表演了其中一段,繼又謝幕三次。觀眾歡呼達六分鐘之久。
   提琴家、國際競賽數次獲獎者柯□表演了「萊夢達」舞劇音樂中的一段和「吉甫賽曲調」,優美奔放的琴聲,激起了全場雷動的掌聲。他兩次謝幕後又奏「無言歌」,繼又兩次謝幕,並再度接受觀眾要求,奏「劍舞」。之後,他又兩次謝幕。
   蘇聯人民演員、斯大林獎金兩次獲得者米哈伊洛夫的獨唱「伏爾加船夫曲」、「耶列姆卡之歌」(歌劇「敵人的力量」中的一段)受到熱烈的歡迎,他唱了「沿着彼得斯卡亞街」之後,繼又在謝幕兩次後,答應觀眾熱情的請求,幷與聶恰耶夫合唱「在星期六陰天的時候」。觀眾對這位著名的蘇聯歌唱家報以無限的敬意,熱情、親切地歡呼「米哈伊洛夫」,歷久不息。
   歌唱家、蘇聯人民演員、斯大林獎金獲得者哈利馬·納賽羅娃獨唱「給我的親愛的」、「哈內瑪「我們的祖國』」、「哈薩克華爾茲」。他的歌唱受到了觀眾極大的讚賞。在謝幕三次後,他又唱了「勝利」。繼而,又在謝幕兩次後唱阿美尼亞民歌「克爾——奧格魯」,接着她連續謝幕五次,台下觀眾的掌聲和歡呼聲經久不息。
   烏蘭諾娃和康德拉托夫。第二齣巴蕾舞表演古典舞舒曼作曲的「夜曲」受到了更大的歡迎。他們在謝幕四次之後,接受觀眾要求重新表演了其中的一段。又三次謝幕,台下觀眾最後歡呼、鼓掌達八分鐘。
   魔術家契托希維利昨夜繼續表演精彩的魔術節目,他的絕妙的技藝受到全場極大歡迎。
   表演結束後,全場起立歡呼。全體演員接受了獻花。浙江中蘇友好協會譚啓龍會長上台與八位藝術家一一握手致謝。
   譚啓龍會長致詞說:「楚拉基同志領導的蘇聯藝術工作團在杭的演出,對提高全省人民認識、鞏固中蘇友好起了極大的作用。我代表全省人民和全省中蘇友好協會的會員,向偉大斯大林的使者致敬!」這時,全場熱烈鼓掌,譚啓龍會長再一次向楚拉基及全體藝術家握手致謝。譚啓龍會長接着說:「蘇聯藝術工作團的藝術家們卓越的藝術演出,受到觀眾的熱烈歡迎,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這將更加使我們很好地向蘇聯學習,以蘇聯爲榜樣。」譚啓龍會長接着說:「這一次使人難忘的見面和演出,我們將永遠記在心裡,將使我們進一步加强兩國的友好合作,更進一步地鼓舞我們向共產主義勝利前進的信心!」譚啓龍會長講話後,全場又一次起立,熱烈鼓掌,歡呼「萬歲——斯大林!」「萬歲——毛澤東!」譚啓龍會長又一次親切地和楚拉基同志握手致謝。
   這時,樂隊高奏「莫斯科——北京」的音樂,全場同起歌唱。省、市中蘇友好協會和浙江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籌委會代表將我國人民的優秀藝術創作、絲質彩色的斯大林織像,和兩面巨大的錦旗,獻給楚拉基領導的藝術工作團。
   接着,楚拉基同志致答詞。他說:「我們將把你們的禮物帶回莫斯科。這些禮物將會使我們時常想起中蘇兩國人民之間的偉大友誼,和共同的目標。中蘇兩國的偉大友誼有悠久的傳統,並且正在不斷的發展着!」楚拉基接着感謝杭州市人民熱烈的招待;他說:「禮物中的斯大林織像,是中國工人親手織出來的;在全世界,斯大林的畫像、斯大林的語言、斯大林的名字,是幸福的象徵,是為幸福而鬥爭的象徵,是和平的象徵!」
   楚拉基致詞畢,全場又一次起立,歡呼「萬歲!斯大林!」「萬歲!毛澤東!」達數分鐘之久。譚啓龍會長和楚拉基再一次熱烈握手。
   在羣眾熱烈的歡呼聲中,又一次啓幕,楚拉基和全體藝術家向全場揮手答謝。
   演出會在熱烈的友好的氣氛中,於十時四十分閉幕。
   (又訊)浙江文藝工作團歌劇隊演員姚水娟、張茵等於昨夜十一時半,爲蘇聯藝術工作團全體同志演出了越劇「寳蓮燈」中的一段。蘇聯著名藝術家們非常喜愛這個劇。演畢後,他們卽圍住越劇演員們,表示他們對演員的敬意和對於我國民間藝術的愛好。他們稱讚越劇的音業很美,說要學習越劇。哈利馬·納賽羅娃用中國話對演員們說:「演得好,很好!」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