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蘇聯人民永遠是我們的榜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2777
颗粒名称: 學習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蘇聯人民永遠是我們的榜樣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19日,当代日报刊登一篇蘇聯人民永遠是我們的榜樣。
关键词: 蘇聯 人民 榜樣

内容

陳文敏
   蘇聯人民今天能够享受這種美滿幸福的生活,是因爲有蘇聯共產黨和斯大林同志的正確領導,加上他們自己不斷的辛勤勞動,增產節約才獲得的。雖然他們在二次大戰中間,受到不少損失,但是由於他們「搓手去勞動」,不僅很快的醫治了戰爭的創傷,並且連列寧伏爾加——頓河運河這樣偉大的工程都完成了。我們連想到我們的治淮工程,連想到我們今天的生活,我們就相信要達到蘇聯人民那樣美好的生活是完全有可能的,蘇聯的今天是我們的明天,我們要跟着蘇聯人民前進。胡雯民
   蘇聯人民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精神,是我們應該努力學習的。比如說協助我們搶修新岩下橋的蘇聯專家巴格洛夫吧,他在病中,體溫高達四十度還不肯休息,在夢囈中還記掛着鐵橋的工程。這次我們慶祝十月革命節宣傳到這個例□時,有一位柏老太太就說:「這樣好的朋友,是永遠也不能分離的。」我們支會的所有會員,都一致表示要向蘇聯老大哥學習,爭取像蘇聯一樣美好的生活早日到來。吳雪蘭
   當我每一次讀到蘇聯政府和蘇聯人民對我們中國大公無私的和毫無保留的援助的新聞報道時,我就深深體會到:偉大友邦對我們尚且這樣關懷,難道我們自己還能不努力建設自己的祖國嗎?我們看過「難忘的一九一九年」,就會知道蘇聯在革命成功以後的困難比我們多得多,但是蘇聯人民在斯大林同志的領導下,經過不倦的勞動和對國內外敵人的鬥爭,終於克服了困難,獲得了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光輝成就,這不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嗎?我們要不斷的學習蘇聯的建國經驗,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把祖國建設得像蘇聯一樣的繁榮富强。凌繼宗
   蘇聯專家處處爲我們中國人民打算的精神是値得佩服的,比如治淮專家布可夫吧,他不僅日以繼夜的工作,並且鼓舞了治淮的中國工人和工作人員,使我們的工程能提前完成任務。我一定要在這次中蘇友好月中間,好好的學習蘇聯,來搞好居民工作。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吳雪蘭
责任者
陳文敏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蘇聯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