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森豪威爾介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2143
颗粒名称: 艾森豪威爾介紹
分类号: G210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美國新任總統艾森豪威爾个人介紹。
关键词: 艾森豪威爾 个人 介紹

内容

美國新任總統、六十二歲的艾森豪威爾,是美國壟斷資本家一手提拔起來的。
   艾森豪威爾是美國反動軍人堡壘西點軍校出身的。早期就以手段圓滑、善於逢迎著稱。他首先是因爲得到麥克阿瑟的賞識而迅速高昇起來。從一九三五年到一九四〇年,他任麥克阿瑟的參謀,是麥克阿瑟對菲律賓要求獨立的人民進行血腥鎭壓的得力幫兇。他因此又得到參謀總長馬歇爾的賞識,而於一九四一年被提拔爲助理參謀長。
   一九四二年六月,艾森豪威爾被派指揮歐洲方面美軍。當時美英兩國違反諾言,拖延不在西歐開闢對希特勒德國的第二戰場,繼續讓蘇聯獨力承担反抗德國法西斯軍隊主力的重担。按照這種政策,艾森豪威爾在一九四二年冬及一九四三年中先後指揮美國軍隊在遠離德國軍事中心的北非以及西西里和意大利南端登陸,遇到微弱的抵抗。同年十二月,艾森豪威爾任美英聯軍總司令,第二戰場繼續拖延未曾開闢。直到蘇聯英勇紅軍已經勝利地完全進入反攻,迅速不斷地包圍和殲滅大批德軍,迫使希特勒自西歐方面把大部守備兵力調至東綫抵擋蘇軍的雷霆萬鈞的攻勢之時,艾森豪威爾指揮的聯軍才選擇了德軍稀疏的諾曼底半島登陸。艾森豪威爾也就從此被捧成了美國人眼中的了不起的「英雄」。
   戰爭結束以後,艾森豪威爾回國接替馬歇爾任陸軍參謀長,對於保持美國在戰後和平時期空前龐大的軍事機器,大賣力氣。他對美帝國主義利益所表現的忠心和他的反動的政治觀點受到華爾街大老闆們的垂靑。華爾街的大老闆們看中了他,想利用美國人的英雄崇拜心理,來建立一個軍人政府,以加緊準備新的戰爭。第一步是在一九四八年讓他辭去軍職,把他放到哥倫比亞大學當校長,給這位軍人披上「文官」的外衣,替他準備進入白宮的條件。當時負責與艾森豪威爾商量安排這件事情的主要人物,就是摩根財團的要員瓦生。在艾森豪威爾當時的顧問中間,還有洛克菲勒財團的要人艾倫和愛曼努爾、福特等人。在當校長期間,他發表了不少政治演說,充分表明了他的美國最反動政治集團的觀點。在一次官方會議中,他曾大言不慚地誇耀美國的武力可以「削平全世界」。
   一九五〇年十二月,艾森豪威爾又應召出任北大西洋侵略集團軍隊總司令。他在任內的十八個月中間,再一次向老闆們表現了他對於軍事侵略事業的熱心。
   一九五二年總統選舉競選運動開始後,美國壟斷資本家已經把艾森豪威爾的事情安排好了。艾森豪威爾就在今年六月初鳴鑼喝道地回到美國。他辭去了軍職,立即在共和黨黨機器和幾乎所有的大企業的新聞機關的捧場之下展開競選活動。
   祇要看艾森豪威爾在競選中如何與美國最著名的反動派如杜勒斯、塔夫脫、杜威、麥克錫等勾結一氣,就可以知道他會推行什麽樣的政策了。把艾森豪威爾各種各樣的競選演說歸結起來,撕掉各色欺騙性的花衣,他的對外政策就是這樣:繼續實行「總體外交」,加緊在全世界進行擴軍備戰,特別是加速恢復德國和日本的軍國主義,擴大侵略性的軍事聯盟,對亞洲各國人民進一步實行帝國主義干涉。應該提到,艾森豪威爾是雅爾塔和波茨坦協定和戰後國際和平合作政策的堅决反對者。他的帝國主義侵略觀念最露骨的表現,是他八月二十五日在美國退伍軍人團全國代表大會上發表的演說。在這篇演說裏,他充分流露了對於蘇聯和人民民主國家人民的仇視,並公開主張以武力征服所有這些國家,恢復帝國主義對這些國家人民的統治。在內政方面,艾森豪威爾支持塔夫脫——哈特萊反勞工法案,反對工人增加工資的要求,而另一方面則保證給予大資本家以更多的「自由」,使他們得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攫取利潤。他反對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險事業,「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雜誌曾引他的話說:「如果一個人要求生活保障,監獄會在這方面給他以最大的機會」。
   艾森豪威爾是華爾街統治者挑選出來加緊推行侵略備戰政策的政治代理人。他的政治履歷以及在他當選總統的消息一傳出之後,紐約、日本和西歐各北大西洋集團國家股票就普遍上漲的事實,有力地說明了他和華爾街的關聯。(新華社北京八日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艾森豪威爾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