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中蘇友好學習蘇聯經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1898
颗粒名称: 加强中蘇友好學習蘇聯經驗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1月07日,当代日报刊登了加强中蘇友好學習蘇聯經驗的文章。
关键词: 建設 經驗 學習

内容

今天是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三十五週年紀念日。從今天起的一個月裏,我們全國人民都將熱烈地投入「中蘇友好月」的各項活動,以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中蘇兩國人民的偉大友誼和團結,幷在我國廣大人民羣眾中間掀起更高的學習蘇聯的熱潮。這一運動,是人民和平力量繼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之後的又一次向帝國主義侵略陣營的大示威,也是我們偉大祖國進入大規模經濟建設和文化建設的響亮的前奏曲。所以,參加「中蘇友好月」是我們每個人民的頭等重大的政治任務!
   爲什麽要加强中蘇兩國的友好互助合作同盟呢?
   今天我們全國人民所面對着的歷史任務,一方面是保衛和平,一方面是進行建設。而這兩者,都必須加强中蘇友好互助合作同盟,才有决勝的充分保證。
   爲了保衛世界和平,爲了保障我國安全,必須加强中蘇友好同盟。今天我們時刻也不能忘記,在我們的旁邊,還站着兇惡的帝國主義,它正千方百計地來威脅和平、破壞和平,企圖擴大侵略戰爭。但中蘇兩國的强大同盟是能够保衛和平遏止侵略的。中蘇兩國不僅是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也是資源最富、軍力最强的國家,更重要的,兩國還是具有最優越最先進的社會制度的國家,所以兩國的友好同盟,必然地成為世界和平的堅强堡壘、爭取和平的勝利的最大保證!
   爲了進行大規模的建設,爲了穩步走向社會主義,也必須加强中蘇友好同盟。這不僅是因爲蘇聯有着在列寧——斯大林黨領導下的建國經驗,有着從完成社會主義建設幷向共產主義邁進的輝煌成就;而且是因爲我們中國的革命鬥爭的勝利和建設事業的勝利都離不開蘇聯的援助。所以,在今後大規模的建設中,毫無疑問需要中蘇兩國的友好合作更進一步的加强,才能使我們在建設祖國的偉大任務中得到更大的勝利!才能使世界共產主義事業得到更大的發展。
   我們要向蘇聯學習什麽呢?
   首先,我們要學習蘇聯的光輝成就,以增强我們爭取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前途的信心。今天在蘇聯,一個普通工人每月能得到兩千盧布的工資,生、老、病、死都受到照顧,不用担憂。蘇聯人民這種幸福美好的生活,對我們是一個活的敎育,它鼓舞我們爲建設祖國、爲爭取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社會的早日到來而奮鬥。
   其次,我們要學習蘇聯人民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以增强中蘇人民兄弟般的崇高友誼。蘇聯人民以保衛祖國為神聖的天職,「無脚飛將軍」的故事、庫里申科大隊長的故事,浸潤着我們的心靈;而三年以来蘇聯專家們的對我國的真誠而無私的援助,不畏艱苦,忠心耿耿的服務精神,使我們順利完成了在過去所不能夢想的治淮工程、荆江分洪工程、成渝鐵路、天蘭鐵路、塘沽新港等等巨大的建設,更銘刻在我們的心版!這都鼓舞我們在抗美援朝運勋中、在愛國增產節約運動中,特別是在今後大規模建設中,進一步的發揮我們的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
   其三,我們更要學習蘇聯的一切先進經驗和技術。我們知道:我們是「以俄為師」的。蘇聯的榜樣,是我們的方向;蘇聯的今天,是我們的明天;蘇聯建設的經驗,正是我們打開大建設之門的鑰匙。三年来的事實證明:我們學習蘇聯先進經驗,是完全符合於我國建設的需要的。例如郭瓦廖夫工作法在我國許多生產部門的推廣,提高了工業生產率;「按指示圖表組織有節奏的生產」的經驗在我國的運用,改進了企業管理的方法;蘇聯鐵路工作先進方法在我國推廣的達一百三十多種;「組織療法」、「無痛分娩法」的學習與推廣,更造福於人羣。其他水利、農業、文化敎育等方面也都推廣了許多蘇聯的先進經驗,這些經驗的學習和推廣,使我們少走許多彎路,而加速了我國工業化的進程,並大大創造了國家財富。但這些成果,對於我們今後的大規模建設來說,還遠遠地不够,必須進一步克服保守思想,更廣泛深入地學習幷推廣蘇聯一切先進經驗,以推動我們各方面的建設工作。
   因此,我們在慶祝偉大的十月社會主義革命三十五週年的今天,在開展「中蘇友好月」運動的第一天,在迎接大規模建設來臨的前夕,我們熱誠地希望:工人同志們要學習蘇聯先進生產經驗,創造自己的先進工作法,加強勞動紀律,提高生產質量,節約原料,減低成本,深入開展愛國增產節約運動,完成和超過國家生產計劃。農民們也要學習蘇聯農業集體化的經驗和先進耕作技術,發展互助合作組織,開展愛國豐產競賽。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們要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遵守國家紀律,關心羣衆要求,鑽研業務,提高工作效率。靑年們要學習蘇聯先進的科學與技術,效法蘇聯人民愛國主義的英雄榜樣。婦女們也要向蘇聯婦女學習。工商業者們要積極參加「中蘇友好月」的活動,樹立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的思想,在工人階級和國營經濟的領導下,遵循共同綱領的軌道,堅决克服偷稅漏稅行爲的重犯,保證完成國家稅收任務,發展有利於國計民生的經濟事業!
   讓我們全體人民一致努力來加强中蘇友誼,學習蘇聯,以保衛東方和世界的和平,迎接即將到來的大規模建設,爲祖國的工業化而奮鬥!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