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歌聲永遠號召着鬥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1387
颗粒名称: 他的歌聲永遠號召着鬥爭!
其他题名: ——紀念冼星海同志逝世七週年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0月30日当代报登载冼星海的歌聲永遠號召着團結,號召着鬥爭,號召着人類起來保衛和平!
关键词: 冼星海 歌聲 團結

内容

七年前的今天,偉大的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在莫斯科病逝了。但是他沒有死,他的歌聲依然燃燒在人民的心頭,「黃河大合唱」雄偉的旋律,永遠震響着人類的心絃。
   他是偉大的。因爲他不但爲自己歌唱,而首先是爲着他的同代人歌唱。他的歌聲就是他們的歌聲,這是因爲在艱苦的歲月中,他和他們一起受難,和他們一起快樂,和他們一起工作,和他們一起戰鬥。人民的血液孕育成了他頑強的生活意志和不屈的戰鬥精神,也因此,他的作品粗擴有力,充溢着勞動人民的雄偉氣魄。
   ××
   冼星海同志是廣東番禺人,生於一九〇五年。祖父是一個海員,父親是渔人,在兒子出生前便已逝世。音樂家依靠祖父生活了七年,便隨母親到南洋謀生去了。後來在嶺南大學半工半讚。二十歲時就開始了研究音樂的工作。一九二九年,他到了巴黎,從世界名提琴師奧別多菲爾學習。
   在巴黎,生活是困苦的。他當過「跑堂」、雜役、傭人……忍受着飢餓和痛苦,幹着一切爲「人」看作「下賤」的工作。但他仍然抽時間來學他的音樂。
   在一個括着酷風的冬夜,他寫成了成名作品「風」——這是深感祖國的困苦的結晶。
   一九三五年他回到了祖國,目睹了祖國的苦難,他寫成了「我要抵抗」「戰歌」「救亡進行曲」「救亡」等歌曲。
   「八一三」以後,他參加了上海演劇第二大隊,到內地宣傳。在礦坑的底層,他創作了「起重匠」。以後,「犧牲已到最後關頭」「五一工人歌」「保衛大武漢」「祖國的孩子們」等輝煌的作品,都在抗日的洪流中產生了。歌聲堅强了人們的决心,也閃亮了革命的道路。
   三八年冬,冼星海到了延安。新的生活與新的空氣敎他從動盪與苦悶之中,得到了安定和愉快。也有較多時間來從事寫作。他被吸收成爲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黨的思想敎育了他,也豐富了他的作品。他把人民呼聲和苦難,鬥爭和反坑,傾注入於音樂,他用音樂的旋律來表現他們强烈的生命力和對未來的希望。在這些日子裏,他不但寫出了「黃河大合唱」「生產大合唱」「犧盟大合唱」等不朽的作品,而且完成了三五年回國後就開始寫作的「民族解放交響樂」,反映出中國人民鬥爭的堅強信心和人類美好未來的遠景。
   四〇年十二月,他到了莫斯科。在病中仍是不懈地創作。在蘇德戰爭爆發的時候,他寫成了反抗德國法西斯的「神聖之戰」。
   ××
   冼星海是死了,但是他沒有死!他的歌聲永遠號召着團結,號召着鬥爭,號召着人類起來保衛和平!(朗)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责任者
冼星海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