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奇遜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說顯示美國對朝鮮和平毫無誠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0847
颗粒名称: 艾奇遜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說顯示美國對朝鮮和平毫無誠意
分类号: E297.5
摘要: 一九五二年十月十六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了長篇演說。
关键词: 美國 朝鮮 戰爭

内容

(新華社北京二十一日電)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十月十六日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了長篇演說。艾奇遜在演說中對於全世界人民所密切關懷的朝鮮和平,沒有提出任何建議,相反地,却公然表示美國將繼續進行侵朝戰爭,並要求其他國家更多地參加這個為美國壟斷資本作無謂犧牲的戰爭。
   艾奇遜在他的演說中,對於如何迅速結束朝鮮的流血顯然是絲毫不感興趣的,因此,他强調以美國爲首的侵略陣營應在朝鮮進行持久的作戰。他說:「『我們』目前正面臨持久的考驗。我們必須有經受這個考驗的决心與意志。……對於『這場考驗有多久?』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這樣回答:我們將一直打到足以遏止侵略與恢復朝鮮的和平安全爲止。」艾奇遜在這裏雖然照例賊喊捉賊地誣衊朝中方面爲侵略者,但他所說的關於美國决心使戰爭持久化的陰謀,却進一步暴露了美方代表十月八日在板門店的突然中止談判,乃是一個有計劃的行動。因爲美國壟斷資本是希望在持久的侵朝戰爭和持久的國際緊張空氣中,獲得最大的戰爭利潤的。
   艾奇遜在演說中詛咒他的夥友們「胆小怕事」,並說:「我敦促每個聯合國會員國注意到它支持朝鮮共同行動的責任。」這樣,儘管艾奇遜盡量以曖昧的辭句來粉飾美國要求它的僕從出錢、出人的陰謀,但是,他這些話的眞正用心何在,仍然是肺肝如見的。
   但是,由於朝中人民部隊的強大不可戰勝,艾奇遜在演說中掩蓋不了侵略者内心的恐懼,承認以美國為首的侵略陣營,「正在朝鮮遭到最大的考驗」,而且它們在已經付出了巨大的「生命代價」以後,仍然要「以焦急與憂慮的心情來看待這場考驗的生命代價。」
   在談到停戰談判問題的時候,艾奇遜照例把美國拖延和破壞停戰談判的責任推給朝中方面,指責朝中方面一直拒絕美方的「合理條件」。但是艾奇遜沒有敢說明美方的「合理條件」是什麼,顯然害怕這會引起人們追究美方的條件究竟是否「合理」。艾奇遜要求其他國家在聯合國大會上「像一個人一樣一致」地支持美國的強迫扣留戰俘,中止停戰談判和擴大侵略戰爭的立場。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艾奇遜發表他的演說之後,美聯社立即出來散佈一種空氣,說艾奇遜「由於美國的朝鮮盟友的要求」,沒有按照他的原來計劃,提出「可能被認爲是向共產黨提出最後通牒的聲明」,或者要求聯合國大會對美方談判代表的立場,表示贊同。顯然地,美國斷然破壞談判,决心利用聯合國大會來擴大戰爭的陰謀已經引起了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極大憤怒和反對,引起了聯合國中許多國家的不滿和担憂,這就加重了美國在實現其陰謀方面的困難,因此艾奇遜只得暫時收起他的狂妄要求,但他决不就此死心。但是美聯社在艾奇遜發表演說前一天的一條電訊中,却洩露了艾奇遜演說的陰險用心。該社十五日自聯合國發出的電訊引「高級外交官」透露說:艾奇遜已接受與美國站在—邊的幾個代表團的要求,决定在他的演說中,「不拿出他的主要火力」,「而一俟維辛斯基發言以後,艾奇遜和與他共同擬訂一個朝鮮問題提案的國家,即將正式提出他們的建議」。由此可見,艾奇遜顯然正以僞裝的姿態,來麻痺人心,掩蓋美國實際上正在加緊推行的繼續和擴大朝鮮戰爭的計劃,並誘使某些國家更深地陷入美國巧妙佈下的陷阱。對於這點,全世界人民必須繼續提高警惕,爲反對美國破壞談判,擴大戰爭的陰謀而鬥爭到底。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艾奇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