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英等國戰俘致函和平會議表示要求和平的意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0267
颗粒名称: 美英等國戰俘致函和平會議表示要求和平的意願
分类号: E297.5
摘要: 1952年10月12日,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在會議期間,接到許多被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俘擄的美、英等國戰俘的信。在他們的信中表示了他們要求和平的意願和渴望回家的心情。
关键词: 要求 和平 意願

内容

(本報訊)據新華社北京十二日電: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在會議期間,接到許多被朝鮮人民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俘擄的美、英等國戰俘的信。這些親身經受了他們政府的戰爭政策的惡果的戰俘們,在他們的信中表示了他們要求和平的意願和渴望回家的心情。他們對於美方蓄意拖延破壞朝鮮停戰談判也感到了憤懣和不安。
   第五戰俘營霍華德。彼德遜、克勞德·巴契勒等二百一十餘名美英軍戰俘聯名寫信給和平會議說:「和平會議的召開,對我們是個很大的希望與鼓舞。我們眞正還希望你們取得最大的勝利。」
   美國戰俘約翰·E·福特的信中說:「這次『戰爭」對誰都沒有好處,只是造成了朝鮮人民的痛苦,使一切有關的人遭到了巨大的生命財產損失。我們戰俘希望回家和我們親愛的人團聚,我們要過和平幸福的生活。我們要在沒有戰爭恐怖的和平氣氛中撫養我們的兒女!」
   第一戰俘營的戰俘摩利斯·威爾斯來信說:「我並希望你們能盡你們的力量,促進遠東的和平,並使全部戰俘都能順利地回家和他們的親人團聚。」
   英國戰俘阿爾佛列德·維克斯和傑姆斯·瓦遜的信中說:「我們兩個英國戰俘寫這封信給你們,支持目前在北京舉行的和平會議,希望這個會議多少有助於終止朝鮮戰爭以及解决全世界其他地方的糾紛。停戰談判似乎進行得並不怎麽好,這只能歸咎於一方面,那便是美國人。中國人民志願軍一直在提出種種合理的建議,而美國人所提出的就是休會。」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朝鮮人民軍
相关机构
中國人民志願軍
相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