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寧縣農民爭取農業豐收大力興修農田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0234
颗粒名称: 海寧縣農民爭取農業豐收大力興修農田水利
并列题名: 全縣早稻每畝産量平均達四百六十斤,較去年每畝增産一百斤。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海寧縣農民爲了爭取農業生產豐收,在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春夏秋三季大力興修農田水利,並向颱風霪雨進行了鬥爭。
关键词: 農業生產 農田 水利

内容

(本報海寧訊)海寧縣農民爲了爭取農業生產豐收,今年在共產黨和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春夏秋三季大力興修農田水利,並向颱風霪雨進行了鬥爭,因此,全縣主要農作物早稻獲得豐收,平均每畝產量達四百六十斤,較去年每畝增產一百斤;其他晚秋作物也生長良好,可望豐收。
   該縣農民今年春夏秋三季的興修水利和夏秋季的防汛防風工作,在去年工作勝利的基礎上,首先健全組織領導,加强防護管理,並廣泛深入地展開了宣傳敎育工作,因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績。在興修水利方面:計疏浚河渠七百八十四處,共一百十七萬四千零六十七土方;修理埝壩十九處,共四千六百土方;開掘塘井五百八十六處,共一千四百二十土方;修理海塘三十二處,共一萬八千三百四十八土方;修理涵洞十處,共二千三百五十土方(不完全統計)。全縣總共動員了一百零八萬二千八百五十六人工,受益田畝達二十四萬七千五百三十九畝。防汛防風方面:海塘打樁二四三支;裝置葉柴節四一一隻;集中蔴袋一三一五一隻,又條柴六五八九担;拔草一二五四四平方公尺。出動護塘、防汛、防風的農民共六四一〇三人。不但確保了沿海一帶居民的生命財產,同時廣大農田也免去了遭海水淹沒的危險,為爭取今年農業生產豐收提供了有力保證。(通訊員增鈺)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海寧縣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