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靑年學生的和平鬥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20054
颗粒名称: 日本靑年學生的和平鬥爭
并列题名: ——日本代表團團員小倉金吉在和平會議上的發言摘要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0月,日本代表團團員、日本靑年祖國戰綫代表小倉金吉在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七日會議上的發言,題為「日本靑年學生的和平鬥爭」。
关键词: 日本 學生 和平

内容

(新華社北京九日電)日本代表團團員、日本靑年祖國戰綫代表小倉金吉在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和平會議七日會議上的發言,題為「日本靑年學生的和平鬥爭」,摘要如下:
   日本軍國主義者曾將我們日本人民驅入戰爭,向中國及亞洲進行武裝侵略,迫使亞洲人民自相仇視與慘殺,使千百萬善良的人們遭受傷亡,全亞洲人民是永遠不能忘記日本軍國主義者這種殘暴行爲的。
   我們日本的靑年學生和婦女一方面對於此事感到有重大的責任,同時我們在軍國主義者所進行的戰爭中,也曾受到殘酷的原子彈的最初洗禮,數百萬的日本同胞和同學在大陸上和南方的島嶼上被殺掉。戰爭的重担沉重地壓在靑年和婦女身上,使他們付出重大的犧牲。因此靑年和婦女無不憎恨戰爭,渴望和平。日本軍國主義者終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敗了,這種令人厭倦的戰爭的停止使我們高興極了。
   但是,好景不常,不久我們就被美國佔領,他們爲了達到統治亞洲的目的,又重新動員我們投入戰爭,做他們的砲灰。今年七月美軍軍官多納德中校在羣馬縣、相馬原所訓練的一千名警察後備隊已出動到朝鮮前綫。七年間美國佔領日本的最大目的之一,就是收買日本靑年做廉價的僱傭兵,爲美國的戰爭目的而服務。
   在第二次大戰中以數百萬人的鮮血所換得的靑年和婦女的民主觀利和自由也被剝奪了。
   爲了建設與擴充軍事基地,從農民手中奪取了廣大的土地。僅五百町步(一町步等於零·九九公頃)以上的機場,在全國就有二十三處,共佔土地十二萬四千八百町步。農村中的失業者和半失業者已達九百萬人。販賣婦女和兒童等現象在公開進行着。
   隨着軍需工業的急速擴大,和平工業近於崩潰,九百萬的失業者與半失業者散佈在全國各都市。在工廠裏强行美國式的奴隸勞動,特別是以低工資迫使靑年、婦女從事軍需生產。這些工廠內的工人陷入了只要一談和平便立刻被解僱的沒有絲毫人權的狀態中。
   學生受着美國式殖民地戰爭敎育,在學園中公然實行警察干涉,完全失去了學術自由。在這樣法西斯統治中,學生被動員來進行軍事研究。要學生協助在東京大學理學院進行細菌研究,在工學院研究防毒面具。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由於半工半讀不能很好學習,有的學生由於賣血過多而死亡。很多學生變成了細菌武器實驗台上的豕鼠。
   美國佔領軍又兇暴地侵害日本婦女的純潔,單在羽田機場服務的婦女就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曾被美軍的暴行侮辱過。由於佔領軍的暴行而產的私生子有三十萬人以上。這些事實就是加在日本靑年和婦女身上的侮辱,這是日本民族不能忍耐的屈辱。
   去年九月在舊金山締結的「對日單獨和約」和「日美安全保障協定」,是奴役日本人民的戰爭條約。從我們親身體驗的許多嚴重的事實中,知道了他們正在驅使我們當作砲灰去和其他民族互相殘殺。因此我們才更認眞地爲和平幸福的未来而鬥爭着。現在在日本反對軍國主義復活和反對徵兵的鬥爭是關係全民族生存的重大問題。因此「日本靑年再不拿起槍來與亞洲的兄弟作戰」,「婦女們再不把丈夫、兒子和愛人送到戰場上去」等已經成為全日本靑年學生、母親、女兒們的共同口號。現在反對軍國主義復活和反對徵兵的簽名運動,正以二千萬票爲目標,由工會、學生、農村靑年、宗敎靑年和婦女團體等募集着,到九月間簽名的已有三百萬人以上。
   今年的五一節在全國各地有四百萬工人農民等反對假獨立、要求和平、自由而進行大規模的示威運動。靑年學生站到最前線,當時高橋正夫被武裝警察的兇彈射殺,失去了他年靑有望的生命,在他的身上藏着「要自由、要和平、要獨立、要美好的人生」的字條,這些話正是全日本青年學生的信念。
   以工階人級爲先鋒的包括靑年學生、農民在內的全民族的反抗運動給予美、日反動派的戰爭計劃以嚴重的打擊。
   自今年六月開始的第十三次募集警察後備隊,雖然進行了兩個月,但應募者寥寥無幾。在宮城縣預定募集六十名,但在其中心仙台市却只募集到三人。在島根縣的松江市只有六人應募。這一鬥爭已引起現在警察後備隊七萬五千餘人大大的動搖和不安。最近這些隊員中已有百分之四十五因反對當美國僱傭兵而被開除。
   這些事實很清楚地說明了無論美,日反動派怎樣想驅趕日本靑年上戰場,但是他們的這種妄想是絕不會實現的。在這些實際行動中,我們靑年和婦女深深知道不從美國佔領下解放出來,就不可能獲得和平、自由和獨立。同時我們也深信這—鬥爭和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全體人民保衛和平的鬥爭是完全一致的。
   諸位代表,我們參加了對亞洲及太平洋各民族有歷史意義的這個會議,我們要求和平,在兄弟般的親密團結中,我們體驗到很多使人落淚的場面。有着這樣兄弟般的友情的亞洲各民族怎樣能够互相憎恨、互相屠殺呢?戰爭是最大的罪惡。因此我們斷然不能允許重複日本帝國主義所犯過的罪惡。我們必須根據波茨坦宣言進行全面和約以代替成爲我們亞洲兄弟互相殘殺根源的「對日單獨和約」。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共享未來的和平和幸福。
   我從心裏要高呼「擁護和平」「不再重複廣島和長崎的悲劇」。我將數千萬日本靑年和母親的决心和願望向諸位傳達,衷心地希望和亞洲及太平洋區域各民族人民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向偉大的保衛和平鬥爭前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