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9946
颗粒名称: 氣壓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10月09日,当代日报刊登介绍了氣壓。
关键词: 氣壓 壓力 空氣

内容

氣壓,亦稱大氣壓或大氣壓力。大氣是一種物質,凡地上的物質,都受地心吸力的吸引,因此大氣也有重量,旣有重量,自然就有壓力。
   (一)氣壓的存在有什麽憑據試把盛滿了水的杯子,用紙封其口,迅速倒置杯子,紙不下墜,水不流出,這是因爲受了外面大氣壓力的緣故。最顯明的試驗品,是「馬德堡半球」(註)即將一中空金屬球,平分爲二,於任一半球上開孔,孔設活栓,實驗時,以抽氣機接活栓,抽盡裏面的空氣,使內部成爲眞空,外面受着氣壓,極不易分開,這都證明了空氣有壓力。
   (二)爲何豆腐不會被氣壓壓破空間一切物體,都被氣壓壓着,由馬德堡半球試驗的結果,便知道這種壓力,非常强大,旣然如此,木塊或、石頭,因裏面結實,固然不會被壓破,但爲甚麽我們行動坐臥沒有氣壓把我們的肚皮壓破呢?同樣街上所賣的油條裏面不是空虛嗎?豆腐不是軟得很嗎?也爲什麽都不會被大氣壓破呢?這個確是很有趣味的問題,請看下文的解釋:
   要知道我們身體的內部,不是眞空,也有氣壓向外面擠着,和外面的氣壓,恰好保持平衡的狀態,故我們的肚皮,不會被壓破,並且不覺得有什麽氣壓,來壓迫我們。然而一種事物的存在與否,要靠證據,萬不能只憑感覺,否則我們所知道的學問,便會太有限了。油條裏面,也有空氣,豆腐裏面,還有很多的水分。大凡液體,尤其是水,較普通固體物質,更能担當得起强大的壓力,故不易被氣壓壓破或壓小,豆腐好似液體,故不會被擠破。
   (三)爲什麽氣壓有高低的區別
   (1)大氣厚密,則氣壓高,大氣稀薄,則氣壓低,大氣因有厚密與稀薄的分別,故氣壓也有高低的差異。
   (2)大氣所含的水蒸氣多,氣壓就低,水蒸氣少,氣壓就高。(通常而論,氣壓高則晴,氣壓低則雨)
   在海平面上,空氣的壓力,等於七十六公分(七百六十公釐)高的水銀,稱爲「一氣壓」。
   (四)爲什麽在喜馬拉雅山煮羊山芋不熟往年英國人,初次往喜馬拉雅山探險,帶着洋山芋(馬鈴薯)作爲食物。等爬到一萬五千呎時,洋山芋不能煮熟,結果患胃病而返,爲什麽洋山芋煮不熟呢?原來水的沸點,在海平面時,是攝氏一百度,在高山處,因大氣壓力減少,水易氣化,不到攝氏百度,就會沸騰。大槪海高一千呎(即英尺,一公尺等於三·二五呎)水的沸點,即減少攝氏一度。今高一萬五千呎,即攝氏一百度,減去十五度,—八十五度。這是說,水在彼處,只達八十五度,便即沸騰了。但洋山芋要煮到攝氏九十度以上,才能够熟,因此無法使其煮爛。
   旅行極高的地方,水沸後,不覺得怎樣熱,旋即飛散。如果你不懂得氣壓的道理,那便會愈燒愈散,一點都沒得喝了,要彌補這種缺憾,應使用「打氣筒」把空氣增送爐中,水開後,才不會散失。並且煮食物也易熟。
   (五)世界上何處氣壓最高與最低世界上各地氣壓,非盡一致,以南北緯各三十度處爲最高;(北緯三十度,在中國即杭州、鄂、湘、交界等處)赤道及南北極附近爲最低。
   赤道兩旁,氣壓可以降低的緣故,是因赤道平均溫度爲最高。氣體溫度高,則易膨脹,散向他方,故空氣較薄,氣壓因之降低。(大陸上,一般而論,冬季氣壓高,夏季氣壓低。例如,莫斯科一月間最高,六月出最低)至於兩極氣壓下降,是因地球自轉較赤道爲速,發生了離心力的作用。
   (註)「馬德堡半球」係德國馬德堡市(柏林西南九十哩)市长葛利克於一六五〇年所發明的。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杜道週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