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奇蹟是怎樣出現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9304
颗粒名称: 新中國的奇蹟是怎樣出現的?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9月30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新中國的奇蹟是怎樣出現的的文章。
关键词: 中国 历史 奇迹

内容

一、首先歸功於毛主席和共產黨的領導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僅僅三年,而有這樣偉大的成就,的確是史無前例的奇蹟,但這些奇蹟是怎樣出現的呢?
   那是應該歸功於毛主席和共產黨的英明的領導,應該歸功於優越的新民主主義制度,這一點誰也不會否認。沒有毛主席和共產黨,中國那裏會有今天,更不要說這些歷史的奇蹟。如果中國實行的不是新民主主義制度,而是資產階級的舊民主主義制度,中國還不是和別的資本主義國家一樣,走向沒落。比方以淮河水利工程來說,這個最大的歷史奇蹟之一所以能够在新中國出現,正如中央水利部傅作義部長所指出:「主要的原因是由於毛主席偉大的鼓舞號召,是由於中國共產黨堅强有力的領導,是由於新民主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以及在這個新制度下所產生的新的思想,新的勞動態度和新的生產技術水平相結合的結果。」這個奇蹟的創造特別是與毛主席分不開。毛主席的「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號召,不但表示毛主席的治淮决心、信心和遠見,而且充分顯出我們的偉大領袖熱愛人民、對人民高度負責的精神。解放以前,中國何嘗沒有「治淮委員會」一類的機構,可是,在以蔣賊介石爲首的國民黨反動派統治之下,年年喊治淮,却年年鬧水災。美國的財力物力是够豐富的,但是,在以杜魯門爲首的戰爭販子的統治之下,美國財力物力的極大部分却用在大砲、原子彈、細菌武器的製造上頭,所有統治者誰也沒有想到修河築壩等有益人民的事情,以致美國也無年不鬧水災。這樣一比,我們更可清楚地看到新中國奇蹟造成的原因了。
   二、新民主主義制度優越性的表現
   新民主主義政治制度,基本上就是人民民主專政。這個政治制度是新中國奇蹟出現的主要來源。在這裏,工人階級領導的作用,更是主要的。「五反」鬥爭的偉大勝利,固然主要依靠工人階級的領導,就是財政經濟根本好轉也是主要得力於這個因素。如果不是工人弟兄在公私營企業中充分發揮領導階級大公無私的精神,提高勞動熱情和勞動效率,工業的恢復與發展是不可能的。不錯,國營經濟的正確領導,也是一個因素,但國營經濟是屬於社會主義的性質,基本上也是由工人階級領導的。因為工人階級的領導,主要通過共產黨來進行。所以,我們對於工人階級的領導是新中國奇蹟的一個主要來源一點,更不會懷疑。
   讓我們再拿淮河水利工程作爲例子來說明,我們將會獲得更明確的觀念。我們知道兩年來已有四百六十萬民工直接參加治淮工程,有那麽些民工上堤治河,確是歷史上稀有的事。這些民工絕大多數是當地的農民。他們經過土改翻了身,自己做了生產事業的主人,為自己的利益而勞動,生產效率迅速提高。但是,單是這些農民的龐大力量,還是不够的。治淮工程更需要四十萬工人趕製和運輸器材直接支援。因此,這個奇蹟可以說是工農聯盟極光輝的範例。不僅如此,我們更要問:像治淮這樣鉅大的工程和複雜的勞動,是靠誰組織和指揮的?治淮的正確方針是誰定下來和由誰保證它的堅决執行的?我們的答案不能不是:又是工人階級政黨的共產黨。因此,歸根到底,工人階級堅强有力的領導實是新中國許多奇蹟湧現的主要的源泉。
   三、蘇聯無私的援助也起了重大作用
   新中國三年來在各方面取得偉大的成就,是不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呢?
   主要是依靠自己的力量,但蘇聯的無私的援助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們記得中央財政部薄一波部長報吿我國財經情况根本好轉時,指出我們獲得這樣巨大的成績有四個原因,其中一個是蘇聯的無私的援助。周總理訪問莫斯科,在機場發表談話也指出這一點。這樣講是一點也不誇大的。蘇聯的物資器材的援助及蘇聯專家的先進經驗,對我國工業、交通事業的恢復與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這是大家週知的事實,在蘇聯偉大友誼的支援下,新中國工業已擺脫了從屬於帝國主義的地位,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在蘇聯專家的技術指導之下,第一條用本國器材築成的鐵路——成渝鐵路出現了。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奇蹟。再以治淮工程做例子,正如傅作義部長所指出:「蘇聯先進經驗的幫助,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像荆江分洪工程那樣,蘇聯專家布科夫等的先進經驗的幫助,是治淮一些艱巨工程迅速獲得完成的重要原因。我們知道:由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民主專政以及「一面倒」政策,都是毛澤東思想的一部分,因此,我們也可以綜括地說,新中國的史無前例的奇蹟,實是馬列主義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結晶。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張其祜
责任者
毛泽东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共產黨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中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