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省物資交流工作三年來已有迅速的恢復與發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9281
颗粒名称: 本省物資交流工作三年來已有迅速的恢復與發展
并列题名: 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國家財政收入增加,並有力地指導和推動了工農業生產。
分类号: F427.653
摘要: 1949年至1952年來,浙江省城鄉物資交流工作在中共各級黨委和人民政府的十分重視和積極領導下,已有了迅速的恢復與發展。
关键词: 城鄉 物資 交流

内容

(本報訊)三年來本省城鄉物資交流工作在中共各級黨委和人民政府的十分重視和積極領導下,已有了迅速的恢復與發展。因此活躍了城鄉經濟,繁榮了市場,使人民購買力及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國家財政收入增加,並有力的指導和推動了工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三年來人民政府為了促進城鄉物資交流,曾採取了一系列的重要措施,如在物資集散中心城鎭有重點地建立並發展了國營貿易機構,在農村中有步驟有計劃地領導羣眾建立並發展了合作社,同時通過召開各種代表會議、物資交流會誠等形式,正確領導、團結私商,保證完成了國家農產品收購,工業品加工以及生活與生產資料供應等鉅大任務。由於有計劃的大力開展了城鄉物資交流工作,使多年來由於國民黨的反動統治所造成的土產滯銷問題逐步解决,而且也爲城市工業品開闢了廣闊的市場。一九五一年春季全省滯銷土產達一百三十餘種,佔土產總值百分之三十七點一七;召開各種物資交流會之後,迅速減少至十八種,佔土產總值的百分之一點九一。自今年五月到目前爲止,全省各地先後召開交流會達八十餘次,成交總值近九千億元,對活躍市場起了很大推動作用,因此使社會商品流轉量迅速增加。一九五一年比一九五〇年增加了百分之六十九,一九五二年上半年比五一年上半年增加了百分之十六,估計今年全年最低要比去年增加百分之二十以上。
   城鄉物資交流蓬勃開展後,打開了工農業產品的銷路,因而使城鄉居民購買力迅速提高。根據歷年來社會購買力調查資料推算,農村每人每年平均購買力一九四九年為十四萬零三百元,一九五〇年為二十三萬三千四百五十元,一九五一年爲三十一萬一千六百元,一九五二年爲四十萬三千五百七十三元。一九五二年比一九四九年增加一點八七倍。城市每人平均購買力,以杭州市爲例,一九五〇年爲一百三十萬元,一九五一年為一百三十六萬元,一九五二年爲一百四十五萬元,一九五二年比一九五〇年增加百分之十一强(因物價下降,估計實際購買力超過此數)。城鄉居民生活資料消費的數量,也隨着購買力的提高而增加。這些就保證了市場逐漸繁榮。這首先表現在私商營業額增加,一九五一年比一九五〇年增加百分之十七點五。今年上半年,在「三反」「五反」期間,私商曾一度消極觀望,因此私商營業額比去年上半年稍有減少,但經展開夏季物資交流以後,不但今年上半年社會商品流通總額已超過去年同期百分之十以上,而且私商營業額也隨着顯著上升。如據義烏縣義亭鎭調查,今年七月比去年七月增加百分之九十左右,八月份二十五天統計,棉布業比今年七月增加百分之四十六,南北貨業增加百分之五十四。市場繁榮同時表現在物資運輸量擴大和營業收入增加,根據鐵路、航運、公路三個部門統計,一九五一年比一九五〇年運輸量增加百分之三十二點七五,營業收入增加百分之五二點一六,噸公里數增加了百分之六十八點四四。市場繁榮的結果,也使國家稅收收入隨着增加。
   大力開展城鄉物資交流,不但有力地推動和指導了工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而且也改進了產品的品質和規格。對出口物資和工業原料,由於正確執行了價格政策,大力進行了收購,因而推動了生產的恢復和發展。如紅茶今年比一九五〇年(下同)增產百分之八十,綠茶增產百分之三十六,桔子增產百分之二十五,毛猪增產百分之一百五十八,明□增產百分之三十六。紗布、絲綢等工業品均大大增產。反之,對既無銷路又沒有前途的產品,指導了轉業、減產或停產,如過去專爲帝國主義加工,旣缺乏原料而又無銷路的出口金絲草帽,已指導其全部停產轉業;迷信紙已指導其改製竹漿等;獲得了很大成績。今後爲了繼續推動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促使工農聯盟史形鞏固,並爲國家大規模經濟建設創造更好的條件,城鄉交流將使之—更擴大、更有計劃地開展起來。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浙江省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