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國衛生運動改變了東北人民的生活面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8317
颗粒名称: 愛國衛生運動改變了東北人民的生活面貌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9月18日,当代日报刊登一篇愛國衛生運動改變了東北人民的生活面貌。
关键词: 愛國衛生運動 東北 生活面貌

内容

新華社記者方言
   東北地區從今年三月開始的愛國衛生運動,不論從它的規模或效果來說,都是歷史上空前未有的。這一運動給許多城市和鄉村帶來了新的面貌,出現了許多移風易俗的巨大改革。
   愛國衛生運動解决了許多城市多年未解决的環境衛生問題,人們把這叫做「歷史的奇蹟」。東北區首府瀋陽市,今年曾淸除了八處有一、二十年歷史的大垃圾堆,市內原來有很多垃圾成山的地方,如今都變成了供市民休息、娛樂的場所或小型公園。在旅大市,也有長達四萬五千多公尺的十九條汚水溝被疏通了。山海關的市民塡平了歷代封建帝王修築長城時遺留下來的八千六百多平方公尺的汚水溝或汚水坑,幷拉了一千六百多車和一千四百多噸的黃砂土,舖平了全市所有地面坎坷的街道和廣場。在錦州市,有一個原來叫做「稀屎胡同」的地方,從前過路的人都要一手掩住鼻子,一手驅趕蒼蠅;今年,由於居民們在所有廁所上安了蓋,修建了二十多個髒水井和垃圾箱,並且禁止了孩子們隨地便溺,這個「稀屎胡同」的名字已被人們逐漸遺忘了。阜新市海州礦區的工人住宅區,過去被人稱爲「垃圾社宅」,今年這「社宅」的三百七十戶人家中,有二百多家被評爲甲等衛生模範戶。
   很多農村裏的景象也是煥然一新。距離住宅較近的廁所和畜圈大部分遷移了,堆滿垃圾的院落被淸理乾淨了,亂飛亂跑的家禽家畜被關圍起來了,許多骯髒的水井經過修理,安上了木蓋,許多人家的窗戶掛起了紗簾。以衛生著名的遼東省寬甸縣,絕大部分農戶用石灰或黄泥刷了牆,城關區的廁所幾乎全部消滅了蒼蠅和蛆。在旅大市所轄的全部農村中,農民們具體地規定掃、刷、抹、洗、晒、墊、圈、蓋、遷、改等十項辦法,使農村衛生做得非常徹底。在黑龍江省的安廣縣,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居民的家中,做到了牆沒縫、院沒坑。臭虫,蚊子,老鼠從此找不到它們的棲身之所。
   由於愛國衛生運動的開展,舊社會所造成的迷信思想和骯髒習慣,已逐漸被「人人講衛生,家家愛清潔」的新風氣所代替了。往年,在城市和農村中,絕大部分居民一向遵守着年末(陰歷臘月二十三)「掃」的老規矩;現在,在很多城市和農村中,一天一小掃一週一大掃,已成爲家家戶戶的生活規則。勤洗澡和勤換衣也成了農民衛生生活中一項主要的内容。旅大市郊郭家坊村的農民今年特別設立了一座「簡便澡塘」,全村人民每星期都可以洗一次澡,現在,連一向不愛洗澡的老太太一星期不洗也覺得難受。黑龍江省甘南縣十區民衆、工農等四個村的農民,已普遍習慣了每天擦一次身,晚上臨睡前洗一次腳。往年在農村中盛行的喝冷水的習慣也逐漸消除,例如,遼東省寬甸縣很多農民家中,已出現了在農村中多年罕見的暖水瓶;旅大市郊郭家坊村的農民,現在下地上山都帶着一壺涼開水。良好的衛生習慣,通過「人民衛生日」制度的建立,更加鞏固和堅持下來。在旅順,每到人民衛生日,市民中流行着一句口號:「早晨清掃,中午洗澡,晚上檢討」,這已成爲他們自覺遵守的一種新的生活規律。
   人民羣衆在愛國衛生運動中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了很大的發揮,他們為了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曾經想了很多辦法。瀋陽市在很多居民組中建立了將近四千個蔬菜消毒站,以杜絕從蔬菜上帶來的各種傳染病菌的感染。每家居民從市場上買回來的蔬菜,都先放到消毒液裏消過毒才拿回家去,南市區南三經路居民們說:「現在吃了沒經過消毒的菜,就像吃了蒼蠅似地那樣不安心!」瀋陽市郊西毛君屯的農民設立了蒸氣滅虱站,全村居民送到滅虱站蒸煮的衣服,第一次是六十七件,第三次就增加到一千一百多件。人們感嘆地說:「多少年來也沒有把虱子治住!眞是國家變了樣,什麽都變了樣啊!」
   在愛國衛生運動中,各地人民創造出許多形形色色精工巧製的「衛生武器」。在捕虫方面:有各種形狀的捕虫粘網、張口捕虫網、合手捕虫拍、捕虫電燈罩、捕虫燈籠等;在捕鼠方面:有用膠皮帶和鐵釘製成的「穿鼠箭」,用馬尾和竹枝製成的「吊鼠架」,有能進不能出的名叫「迷鼠陣」的鉄絲籠,有用活動翻板製成的各種捕鼠箱,還有名叫「千斤閘」「兩頭堵」的各種捕鼠器具。正是由於這些工具的有效使用,才使得今年的捕鼠捕虫工作出現了空前未有的成績。全區在三、四兩個月內捕鼠一千零三十六萬七千八百多隻,瀋陽市一地在五月份二十天內,就捕滅蒼蠅和各種昆虫三千四百多斤。
   愛國衛生運動的好處,已經被千千萬萬的人民羣衆所切身體會了。雖然,敵人進行了萬惡的細菌戰,今年的流行病却比往年大大減少。瀋陽市在今年三月到五月內,患傷寒與副傷寒的病人只有去年同時期的百分之十四·八,患痢疾的只有去年同時期的百分之一·三。錦州市今年一月至六月患病的人數比去年同一時期減少了百分之七十三以上。在農村,疾病減少的趨勢也是非常顯著的。遼東省岫巖縣于家嶺村流行着這樣一句話:「衛生是治病的寶,不花錢也能好!」這個村的張家堡子和胡家堡子,往年生病的人很多,今年當地農民動員起來塡平了這兩個閻周圍的十五個臭水坑,徹底地在屋內屋外進行了淸掃,生病的人就少得多了。
   人民政府所領導的愛國衛生運動,在城市和鄉村中,博得人們的一致讚揚。遼東省寬甸縣東門外村一位七十多歲高老大娘說:「屋裏屋外收拾得這樣乾淨,吃飯睡覺都舒服了,我也可以多活幾年了!」瀋陽市大東區老虎廟街的婦女們說:「往年四月蒼蠅滿屋亂飛,孩子白天睡覺,叫蒼蠅叮的直哭,現在蒼蠅沒有了,孩子睡覺也安靜了。」
   年少的可以健康地生長,年老的可以延年益壽,這就是今年的愛國衛生運動中,東北人民所普遍感到的一件最愉快最幸福的事情。美國侵略者處心積慮進行的細菌戰,在我東北人民强大的愛國衛生戰綫面前,已經而且必將繼續遭到徹底的失敗。
   新華社更正:昨播「本社記者評述□機在黑龍江省甘南縣投擲小田鼠事件經過」內第五段「該縣設有一個『機關』……」句中「該縣」應爲「琦玉縣」。
   新華社總社十六日
   昨播新華社記者評甘南小田鼠事件經過稿第六段首句,日本「興亞新聞」應爲「媾和新聞」。
   新華社總社十七日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