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各地中稻晚稻豐收在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6482
颗粒名称: 華東各地中稻晚稻豐收在望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華東各省區早稻普慶豐收,中、晚稻亦豐收在望。
关键词: 華東 早稻 豐收

内容

(本報訊)據解放日報訊:華東各省區早稻普慶豐收,中、晚稻亦豐收在望。福建省早稻雖經五次洪水,在百分之八十地區每畝仍收四百五十斤,部分地區還增產一成;浙江省遭受颱災的台州、溫州、寧波、金華四專區也仍增產一成至一成五,其他增產二、三成,全省平均增產一成五;蘇州一般增產二成;安徽一般增產一至二成,蕪湖專區每畝平均四百斤左右,好的收六百斤,增產一成至三成。
   今年早稻豐收的主要原因,是中國共產黨和人民政府加强了對於農業生產的領導,認眞貫徹了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方針,在廣大農民羣衆中開展了愛國增產競賽和互助合作運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因而進一步提高,使得浙江省農民戰勝了春旱、夏汛、虫害和颱災,福建省農民也廣泛地興修了江、海堤防和農田水利,而保證了在五次洪水爲害的情况下仍獲豐收。浙江樂清縣全縣早稻產量平均比去年增產一成八,其中一百三十七個村莊,因愛國增產競賽開展得好,平均增產二成五。餘姚縣黃湖鄉五村鄒有懷農業生產合作社每畝平均收四百九十二斤,陳德生互助組是在全村有代表性的組,每畝平均收四百三十二斤,而單幹戶鄒杏寳,每畝平均只收到二百八十八斤。
   各互助組、農業生產合作社與農民積極分子,普遍學習陳永康的先進經驗,也是今年早稻豐收的一個新因素。如蘇南溧陽縣蔣志法互助組學習了陳永康的「落榖稀」、「小株方形密植」、「分期合理施肥」、「淺水灌漑」等方法,並及時撲滅害虫和戰勝旱災後,就比去年增產了九成。浙江蕭山縣邱關興農業生產合作社,因爲採用了「落穀稀」,使禾苗健壯,雖比別人家田多淹了一兩天水,產量仍多過其他田一成半左右。
   華東全區中、晚稻也豐收在望。蘇南中、晚稻田施肥量都比去年增加,吳縣、吳江、松江等縣增加一倍,一般已做到田無雜草。現各地禾苗均極健旺,松江縣豐產模範陳永康的田已追過三次肥,稻子每株分孽平均達二十三株以上,根根粗壯。溧陽縣豐產模範蔣志法的七畝半豐產田裏,稻穗都已抽齊,每棵二十多穗,每穗平均二百多粒,最多的有三百六十四粒,如無意外災害,將獲大豐收。蘇北水稻一般稈四尺,稻葉肥厚,呈現爲前所未有的豐收景象。浙江早稻豐收後農民普遍提高了爭取全年豐收的信心,很多地區的農民積極地積肥,購肥,展開防除虫害並搶修被洪水冲毁的各種水利工程,繼續準備與旱澇作鬥爭,並决心種好晚稻,爭取超額完成全年的愛國增產計劃。
   浙江安徽等地正在進行早稻豐收的評比總結,吸取經驗,並克服某些地區因早稻豐收而產生的自滿思想,保證晚稻豐收。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