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城市——華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5462
颗粒名称: 英雄的城市——華沙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看過波蘭影片「華沙一條街」的人,都知道這英雄的城市是曾怎樣地遭受了法西斯惡魔的瘋狂破壞,但她又曾怎樣堅强地戰鬥着,並以驚人的速度重建了起來。英雄的城市。
关键词: 人民 居民 首都

内容

看過波蘭影片「華沙一條街」的人,都知道這英雄的城市是曾怎樣地遭受了法西斯惡魔的瘋狂破壞,但她又曾怎樣堅强地戰鬥着,並以驚人的速度重建了起來。
   希特勒匪幇原想毁滅掉這個城市,只留下一個地理上的名詞。在勝利的蘇軍與波蘭人民武裝將希特勒匪幫驅逐出境之後,華沙是一片瓦礫,說明希特勒匪幫達到了它毀滅華沙的目的。但是,由民主陣營勝利而獲得解放的全波蘭人民却以無比的熱情與毅力把法西斯野獸這一罪惡的夢想粉碎了。
   在上次大戰中,華沙人民損失的人數超過整個大戰期間英國和美國死於戰爭的人數。一九三九年華沙有二萬五千五百幢房舍;但在一九四五年一月,一萬一千二百幢全毀了,三千八百幢大部分毁了,此外一萬餘幢房舍也須修理後才能居住。一九三九年,華沙市的建築物體積共一億零三百萬立方公尺。一九四五年時則僅剩下二千六百萬立方公尺。華沙的一百五十萬人口,僅剩下二萬二千人。
   華沙是一九四五年一月十七日解放的。從這一天起,爲希特勒匪徒所流放和驅逐的波蘭人民陸續回家,淸理瓦礫,着手重建他們的首都。人民波蘭政府决定以華沙爲國家首都,並盡力進行修復工作。
   當時華沙全市單是碎磚爛瓦就有八千萬立方公尺。希特勒匪徒在這裏所留下的彈坑與戰壕就有二十萬處,維斯杜拉河上所有的橋樑都被破壞了,全城沒有電、沒有下水道、沒有自來水、也沒有交通。
   重建是在驚人的速度下進行的。一九四五年年底,華沙人口為三十一萬二千;一九四七年,五十萬;現在已有六十六萬九千五百三十三人。最初的四年中,修理建築物達二千六百萬立方公尺,重建或新建二千四百萬立方公尺。至一九四九年年底,重建房屋十六萬幢。在最初三年中,重建的速度是:每天建築房屋一百三十七幢,水管五點零八公里,下水道三點二六公里。每天均有一百個車廂的碎石運出去。
   全華沙的居民利用工餘時間參加了清理瓦礫重建首都的工作。蘇聯又給予波蘭人民熱情的援助。蘇聯工兵平去了德寇所遺留的戰壕,在河流上架起新的橋樑,蘇聯爲華沙裝置了廣播電台和電話,並以食物及衛生設備供給華沙。
   爲了要把華沙建築成比舊時更美麗的首都,要這首都不再有黑暗的房子,不再有破爛的郊區,要這首都成為新型的社會主義城市,波蘭的工程師們不顧一切困難,成功地完成了重建首都的任務。
   城市衛生狀况已經改進了。一九四五年,每一千人中的死亡率較戰前高出百分之七十三點五;到一九四六年降下百分之七,一九四七年降下百分之二十二,一九四八年再降下百分之二十八點五。城市中的生活條件也已大有改進。在一九三九年,一間房的寓所平均住三點八人,二間房的寓所平均住二點二人,這一平均率在三間房的寓所為一點六人,在六間房的寓所爲零點九人。此外,在較大的寓所裏,每一房間的平均面積也比較大。到一九四七年,一間房的寓所平均居住三點二人,二間房寓所平均居住二人。人民的波蘭在分配建築基金時對於小額請求者儘量予以方便。一九三九年,華沙居民平均每人佔有八十立方公尺的空間,其中五十四立方公尺為住屋。一九四九年,每人已平均佔有七十立方公尺,其中五十立方公尺爲住屋。
   如果想一想戰爭破壞的慘重,當然,華沙的重建工作在短短的五年內是不能完成的。但是現在華沙全區已經重建了,有文化與歷史價値的建築物均已恢復了。新的工人住宅區蓋起了。長達七公里的東西大道完成了。還有艱巨的任務需要完成。到一九五五年,華沙將成爲這個偉大國家的眞正首都。
   根據六年計劃,華沙將建築工厰房屋五百六十萬立方公尺,其中四百萬立方公尺用於新建的工廠。華沙將有一百萬市民。市內將建築馬査科夫斯基地下鉄路,長十公里,寬五十公尺。新的無綫電台、電影院與電影製片厰,以及文化宮、市政辦公廳和十二萬座新的房屋均將建築起來。公園和草地將佔地一千一百公頃。到六年計劃完成時,華沙將較現在增多一百三十個托兒所、六十六所小學、二十二所中學,五十五所職業學校。大學與高等學校將新建五十萬立方公尺的房屋和三十三萬立方公尺的學生宿舍。華沙將有一萬張病床,比戰前多一倍。在一九三九年,華沙的房屋沒有下水道的居半數,沒有自來水的佔百分之四十。但至一九五五年,百分之九十七的房屋將有自來水,百分之八十五將有下水道。華沙將成為一個偉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的首都。一千五百至兩千居民的聚居區將作為市的一個基本單位,有自己的托兒所、醫院、合作商店等。一定數目的單位構成一個住宅區,包括二萬至四萬居民,有自己的學校、劇院、電影院和文化宮等。商業和居民區將與工廠區分開,使工廠的濃煙和交通的騷音不至於影響住宅區。
   華沙,這個英雄的城市,從敵人所破壞的廢墟和瓦礫中更偉大、更美麗地站立起來了。有人說,華沙的重建是一個「奇蹟」。這並不是什麽奇蹟。這是由人民的政府、工人階級的政黨所領導的全國人民的堅韌工作的結果。這是掌握政權的一個民族發揚本身濳在能力的眞正範例。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