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棉布輕漿的一些有關問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5297
颗粒名称: 談棉布輕漿的一些有關問題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8月9日当代日报登载的《談棉布輕漿的一些有關問題》這裏筆者願提供幾點技術上的意見,作爲大家在試驗輕漿中的參考。
关键词: 漿料 輕漿 棉布

内容

棉布輕漿將於本年十月一日起實行。目前部份工廠已開始進行試驗,這項工作很重要,因為事先不作好思想上、技術上的充分準備,届時在貫徹執行棉布輕漿的决定上就會發生困難,而中央財委的這個决定是不容許用任何藉口來推延執行的。這裏筆者願提供幾點技術上的意見,作爲大家在試驗輕漿中的參考
   一、棉布輕漿的意義
   漿紗工程是織造坯布準備工程中最重要的部門之一。其主要的目的有三:(一)增强單紗磨擦力;(二)保持布面光滑及整齊;(三)保持經紗的一定伸長差異,使斷頭率減少,以達到坯布織造中的產品質量的提高。但在舊的資本主義經營方法下,偸工減料是無孔不入的,許多廠商用大量麵粉或石粉來增加棉布重量,漿紗工程於是逐漸成為商人偷工減料的「門檻」之一,反而失去了對生產上的作用。過去棉布上漿率最高到百分之三十以上,就是資本主義經營方法的結果。商人爲了掩飾偷工減料,還虛僞宣傳「加重加長」,因而在消費者中也造成了□坯布質量的錯誤認識,以爲漿得厚的、布身重的就是好布。現在中央財委决定實行輕漿,不但是爲了可以節省大量財富,主要還是消除商品生產上的虛假現象,使漿紗工程在坯布生產上起其實際作用。
   二、棉布輕漿的好處
   棉布輕漿在經濟上的價值是很大的。就目前情况說,如果上漿率能由一般的百分之二十二降低到中財委規定的最高百分之十四,全國每年就可節省漿料麵粉三十萬袋、油脂二百萬磅,價值六百八十一億八千萬元。另外,在生產上還有如下幾點好處:
   (一)輕漿後,由於布身厚度減低,織機盤頭的容布量可以增加,因此就可同時減少穿棕扣和上機、了機的回絲量,並相對地減少勞動力。
   (二)輕漿時布機間溫濕度減低,可以使機器金屬片減少腐蝕現象,增加機器壽命;水、電、煤的耗用量亦可減少,同時又使工人工作時滑倒事故減少,健康有了保障。
   (三)輕漿後棉布積量縮小,可以節省包裝用料及增加運輸效率,並減少倉庫建築面積。
   (四)輕漿後布疋漿料減少,可以減少儲藏中的發霉發熱或虫傷鼠咬現象,保護成品安全。
   三、輕漿工作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機械上漿的配漿成份,由於各廠的設備、技術、習慣等條件不同,所以配製時必須根據各廠具體情况,吸收先進經驗及羣衆合理化建議,要求做到漿料費用低廉但不影響品質。
   (二)調漿配料時,要進一步分析研究漿料的性質、規格如何?在和用時,要精密測量與過磅,要糾正過去光照經驗與習慣的技術上的保守做法。
   (三)除了在漿料質量上應注意分析研究和保護使質量不變外,還要使漿料在棉紗吸收上達到標準;因此,應注意掌握棉紗的正確支數,要使撚度差異不大、條幹均勻差異小,才能使棉紗吸收漿料合於理想。
   (四)漿紗過程中,還應注意漿紗含水率,在百分之十四的上漿率時,根據各地先進經驗,以不超過百分之七·五爲準;在操作上,應注意煮漿濃度和水汀壓力的調節,如能使漿液調得均匀,含水率也就易於正常了。
   (五)上漿率的計算:以前各織廠計算漿紗上漿率時,往往不考慮原紗及漿紗的含水量,但原紗的含水往往因天氣關係相差很大,則其計算漿紗上漿率往往不易正確,所以以後計算上漿率時,應將原紗含水量同時加入計算以求正確。
   棉布輕漿後在坯布織造時,也有下列幾個問題應該重視:
   (一)輕漿後製造時的伸長率問題。除了原紗的支數、拉力、撚度、條幹應該求得一個正確的標準外,一般紡織工廠保全部門應該注意準備工程的機械速度及各種機械强力調節裝置,要求使漿紗機的速度、壓漿□的輕重、經紗盤頭份量的輕重取得一致,否則捲繞經軸紗時伸長率就會有大小,而影響及成布的長短。織布過程中,尤要注意不能使搖紗機、紆子機的拉力引伸調節差異過大,另外布機的送經裝置和噴霧大小是否正常適當,也要留心,這樣才能減少棉布成品伸長率差異過大和產生零碼短碼布。
   (二)工場溫濕度問題。根據各地試驗,織造時的布機工場相對溫度以百分之七十六較爲合宜。假使相對濕度過高,經紗就會太柔弱,耐摩力要減低,在這種情况下,斷頭率勢將增加,因此在推行輕漿時,如果工場還有重漿盤頭,應該立即予以適當調節。
   (三)拆坯布問題。輕漿織造時,拆坯布比較容易起毛,所以在拆坯布時要將整幅布分成三段或四段,拆的時候,還要將鐵木機稍爲傾斜一些,用一端的一根針尖挑拆緯紗,起毛現象就可避免。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鄭健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