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劇「新兒女英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4121
颗粒名称: 滬劇「新兒女英雄」
分类号: G127.653
摘要: 迅民滬劇團演出「小女壻」後不久,又上演了新戲「新兒女英雄」。這種勇於上演表現新人新事的時代劇的精神,是值得表揚的。
关键词: 滬劇 「新兒女英雄」 教育意义

内容

迅民滬劇團演出「小女壻」後不久,又上演了新戲「新兒女英雄」。這種勇於上演表現新人新事的時代劇的精神,是值得表揚的。
   滬劇「新兒女英雄」,是根據孔厥、袁靜的小說改編的。它描寫了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廣大農村中的勞動人民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成了一支強大的抗日隊伍,農民們經得起任何考驗,使自己鍛鍊成英勇不屈的革命戰士。同時,也表現出中國共產黨所執行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綫的正確性。所以迅民滬劇團選擇了這部戲把它搬上舞台,是很有意義的。它告訴了觀衆:中國農民是具有艱苦鬥爭的優良傳統的,祗要啓發了他們的階級覺悟和民族意識,領導正確、組織嚴密,他們就會產生偉大的力量。
   這是滬劇「新兒女英雄」主題上和演出的敎育意義上好的一面。不過,作爲一個觀衆的嚴格的要求來說,對於「新兒女英雄」的改編,還是有一些缺點的。
   戲劇藝術的主要作用,就是在於用個別的典型事例來表現出一般的眞理。但是「新兒女英雄」的改編者就沒有很好的運用藝術的概括能力,把原作的精神,通過戲劇形式表現出來。相反的,觀衆在舞台上却只能看到一些片斷的場面。譬如,在小說中,作者曾很細緻地刻劃出共產黨員怎樣以忘我犧牲的精神為地方敉平匪患,幫助農民實行減租減息,組織人民武裝、辦理識字班,以及在敵人大掃蕩時幫助羣眾堅壁淸野、安全轉移……這些組織羣衆、敎育羣衆的具體動人的事例,在滬劇中都被改編者删去了,使原来一個有血有肉的故事,變成了一個空架子;而且,爲了迎合觀衆的口味,改編者却將在整個劇情中並非主要部分的楊小梅的不合理婚姻、以及和牛大水的個人感情,加以特別强調,用了幾個場面作突出的敍述;甚至把原作中牛大水、楊小梅等為了突出敵人重圍被俘一段,改成了牛大水爲了救楊小梅(雖然是無意遇見的)而被敵人捉住,吃了不少苦頭。這種歪曲了原作精神,強調了兒女感情的處理方法,使全劇的敎育意義大為削弱。
   關於劇中黑老蔡、牛大水等一些人物的身份,在舞台上並沒有很好的交代淸楚。同時由於全劇缺少羣眾性的場合,所以觀衆們無法看出黑老蔡、牛大水是英勇機智、善於領導羣衆,充滿革命的英雄主義熱情的共產黨人,也看不出廣大農民羣衆怎樣在他們正確的領導下,從散漫走向團結,從團結到起來向敵人進行鬥爭。我們看到的,只是他們的工作是大呼隆的,羣衆是盲目的,十幾場戲中却有四、五場只見他們大呼口號。這樣的表現方法顯然是不够妥當的。
   雖然,「新兒女英雄」的改編中還存在着一些缺點,但是,由於劇本主題的新穎,民族意識的強烈,加以滬劇劇種藝術特點的配合,這一個戲的演出,還是對觀衆起了一定的敎育意義的。希望迅民滬劇團能貫徹這種好的精神多多演出這種愛國主義內容的新戲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蕭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