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是怎樣發生的?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3955
颗粒名称: 雷雨是怎樣發生的?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7月24日当代报登载雷雨是怎樣發生的。
关键词: 空氣 水滴 雷雨

内容

一到夏天,我們不是常常可以看到雷雨嗎?在中午還是好好的天氣,到三、四點鐘的時候,便烏天黑地發起大風來了,一回兒又下起很大的雨,同時天空裏還打着閃,響着雷,再過幾十分鐘,雲和雷又沒有了,太陽也現出來了,這就是雷雨,也就是我們普通稱的「陣頭雨」。
   雷雨是怎樣發生的呢?
   我們不要以爲在地面上很熱,在天空裏也是同樣路的。事情是剛剛相反,地面上因接受了太陽光的照射,才使溫度升高了,在高空中溫度却很低。那時候離地面愈近的大氣,溫度便愈高,這是因為地面所受到的熱又輻射到空中去的緣故。熱的空氣是比較輕的,因此它要往上升,在它上升的時候,便把地面上江、湖……等處蒸發在空中的水蒸汽帶到了高空。這些帶有水蒸汽的空氣,愈上升,溫度就愈降低,等到冷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水蒸汽便凝結成極細小的水珠懸浮在天空中。在水蒸汽凝結成水珠的時候,要放出大量的熱,這熱又幫助氣流繼續上升,結果便在高空造成了大塊狀的積雨雲。
   積雨雲也可以叫做雷雨雲,這種雲不是一層的,而是垂直發展的一大塊。這種雲的雲底離地面約一千公尺,而雲頂可以到達八千公尺左右。
   積雨雲裏的小水珠,慢慢的結合成大水滴了,這些水滴的重要增加到不能為上升氣流所扶持的時候,便要向地面上滴下來了。
   那時地面上的熱空氣還在不斷上升,而水滴却挾着冷空氣自上下降,因此便發生了摩擦,麻擦的結果發生了電。熱空氣帶着陰電往上升,水滴帶着陽電往下降;所以積雨雲的頂部帶陰電,底部帶陽電,地面受了雲底部的陽電感應,也帶了陰電。
   雲的帶電越積越多,當帶陽電的雲和帶陰電的雲相接近的時候,就爲突破中間的空氣,互相中和,這時便發生大規模的放電現象,由此而發生的火花,就是我們所看到的閃;在放電的時候,空氣因熱而膨脹,發出了巨響,這就是我們所聽到的雷。因爲光的傳播比聲快,所以我們先看到閃,以後才聽到雷聲。
   由於地面也帶陰電,所以雷不僅發生在空中,有時也發生在地面。發生在地面的時候,有時便要造成災害。過去有很多人,把打雷說成雷公閃娘所做的,這是完全迷信的說法。
   在這時候,大粒的水滴往下掉,雷也響起來了,這就是我們所見的雷雨。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馬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