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豔服裝宜於婦女孩子穿著 男子們却不該穿得奇形怪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3761
颗粒名称: 鮮豔服裝宜於婦女孩子穿著 男子們却不該穿得奇形怪狀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7月22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鮮豔服裝宜於婦女孩子穿著,男子們却不該穿得奇形怪狀的读者来信。
关键词: 鮮豔 服裝 穿着

内容

編輯同志:前一時期,不但男子們都穿灰色的衣服,就是廣大婦女,也都穿了灰色的服裝,以致發生灰布供不應求、而花布則有滯銷的現象。最近,有人建議婦女們穿花衣裳,我覺得這個建議是對的。解放三年來,在毛主席英明的領導下,祖國在各方面都有了重大的成就,人民的生活也一天比一天改善了。在今天,大家穿些好的、漂亮的衣裳,也正象徵着人民生活的向上。所以,我覺得這個建議是對的。
   但是,現在街上却看見不少成年男子穿着大紅大綠的衣服,有的甚至穿着這樣的花褲子。這眞是太奇形怪狀了!有人以為這樣做是表示人民生活的改善;有人以為這是一種愛國的表現。我認為:這些想法都是不對的。因爲色彩鮮豓的衣服,是宜於婦女或孩子穿著的,如成年男子也穿起大紅大綠的衣服,不但不能說明生活的改善,反而使人感到可笑。譬如我昨天在湖濱走過,看見有一對夫婦,領着一個小孩在散步,女的和孩子,都穿白襯衫和淺色的裙子,而那男子,却穿着大紅花的服裝,旣不順眼,又易使人誤認這穿大紅花服裝的人爲主婦了。難怪我旁邊有人在議論:「如果男子都穿這樣花的衣服,那就要『男女反常』了。」至於愛國與否,我認爲與穿花衣服根本沒有關係,穿了花衣服,未必就是愛國的表現,不穿花衣服,當然也不是不愛國。
   希望婦女們和孩子們多多穿鮮豓的花衣服;而男子們却不該穿得太奇形怪狀了。
   解放路讀者張小娟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張小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