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聶耳,學習聶耳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3332
颗粒名称: 紀念聶耳,學習聶耳
并列题名: 全國音協杭州分會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07月17日,当代日报刊登了我國新音樂運動的開路先鋒聶耳的事跡。
关键词: 音樂 革命 思想

内容

聶耳同志是我國新音樂運動的開路先鋒;是中華民族解放鬥爭的響亮號手!
   在十七年前的今天——七月十七日,他在日本海游泳時,不幸被太平洋的風波捲去了,那時,他僅僅廿四歲。
   在十七年以前,我國音樂界的思想是非常混亂的,除了少數人還能寫出具有人民情感的歌曲以外,大致可以分爲兩派:一是遠離人民羣眾,專門賣弄西洋技巧的。「學院派」;二是專爲統治階級粉飾太平,麻醉人民大衆的靡靡之音。聶耳同志却獨樹一幟,他深入了人民之間,傾聽了人民的心聲,汲取了人民自己的旋律節奏,因而創造了人民喜聞樂唱的富於民族色彩的歌曲。而且,他的每首歌曲的內容,都是與當時的政治任務密切結合着的。像「九一八」以後,全國人民掀起了激烈的抗日浪潮,但反動的蔣介石政府,却與日寇眉來眼去,極力壓制人民的抗日要求和活動,屠殺了無數的愛國靑年。這時,聶耳同志就熔匯了廣大人民的心聲,響亮地喊出:「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這歌聲,立刻像燎原野火一樣的燒遍了祖國大地,照亮了每個中國人民的心,鼓舞着千千萬萬的中國人民走向抗日戰爭的前綫。這歌聲成了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的前奏曲;給了日本帝國主義、蔣介石反動派以重重的打擊。現在,這歌聲更響亮了!它有力地鼓舞着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向着抗美援朝的大路走去,向着光輝建設的大路走去,向着美麗的社會主義、理想的共產主義的大路走去!這首歌曲,正是當時的「義勇軍進行曲」,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
   聶耳同志所以能創造出這樣偉大不朽人人喜愛的作品,主要是他首先從政治上、思想上解决了問題。遠在一九三三年,蔣介石反動派施行血腥統治的時候,他就在上海參加了中國共產黨,决心以音樂武器爲黨爲人民的革命事業服務。全身心地深入羣衆,向羣衆的語言、感情學習,向民間的音樂形式學習,並不斷從理論上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堅决地、負責地執行了革命作曲家底任務,在創作方法上,開闢了新現實主義的道路。
   現在,聶耳同志逝世十七年了!在這十七年的過程中,我們的音樂工作者由於遵循了聶耳同志所開闢的道路,執行了毛主席所指示的文藝方向,因而能够在每個革命的歷史階段發揮了它一定的宣傳敎育作用。像我們的歌劇「白毛女」,歌曲「歌唱祖國」、「全世界人民心一條」,不但受到全國人民的熱愛,而且博得了世界的聲譽。我們全國音協杭州分會在解放後的三年來,也做過一些工作。但和國家的發展和人民的需要比較起來,我們的工作還是差得太遠了。尤其嚴重的是:我們大部份音樂工作者由於出身於舊社會,長期受了資本主義、封建主義思想的影響,解放後又未經過嚴重的鬥爭考驗,和艱苦的思想改造,在思想感情上還是與人民大衆有着距離的,他們不肯深入生活,不肯虛心向羣衆學習,因之,也就創作不出人民所喜聞樂見的作品。
   爲了迎接即將到來的大規模建設運動,我們音協杭州分會熱烈地號召全體會員同志和一切的革命音樂工作者們,認眞地切實地做好這次的思想改造學習,批判和清除一切非無產階級的思想意識,樹立爲人民服務的正確觀點。做一個光輝的聶耳式的人民音樂工作者。
   同志們,讓我們舉起聶耳的戰鬥旗幟,永遠前進!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聶耳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