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軍政委員會關於加强人民民主政權建設工作的指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2737
颗粒名称: 華東軍政委員會關於加强人民民主政權建設工作的指示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7月10日,当代报登载的关于華東軍政委員會關於加强人民民主政權建設工作的指示。
关键词: 民主 政權 建設

内容

三年來華東人民民主政權的建設工作,已有不少成績。省(區)縣、市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已普遍召開,最多的召開了九次到十次;二省、三十二縣、十六市已代行人民代表大會職權。廣大農村普遍召開了農民代表會議,一萬七千一百二十八鄉召開了鄉人民代表會議,選舉鄉人民政府。這些代表會議的召開,團結了各界人民,發揚了人民民主精神,推動了各項重大任務的完成。但由於某些幹部對人民代表會議的性質與作用仍認識不足,某些縣、市尚未能按期召開人民代表會議,代行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還不多,部分地區的鄉政建設工作沒有和中心任務密切結合進行,因而未能充分發揮人民參加民主政權建□工作的積極性。爲了保證今後華東生產建設和文化建設的勝利進行,各級人民政府必須依靠以往各次民主改革運動和生產運動所創造的條件,緊密結合當前的中心任務,加强人民民主政權的建設工作。
   (一)省(區)、縣、市人民代表會議應普遍代行人民代表大會職權,並建立經常的制度,這是當前華東民主建政的重要環節。省(區)、市除特殊情形外,應爭取在今年年內全部代行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縣人民代表會議應每年召開二次到四次,春耕之前,秋收之後兩次必須固定;今年年內儘可能再開兩次。爭取在明年春耕前做到華東全區各縣人民代表會議代行人民代表大會職權。此後每年固定一次縣人民代表會議進行縣選。各縣、市常務委員會和協商委員會的組織必須健全,按編制配足專職人員。開好各級人民政府委員會議和行政會議,並使之成爲經常的制度。
   (二)在加强縣政建設的前提之下,應逐步建設鄉政,加强人民民主政權的基層組織工作。鄉農民代表會應經過擴大代表名額的方法,普遍過渡為鄉人民代表會議,選舉鄉長、副鄉長、委員,組成鄉人民政府委員會。今後鄉選以在每年縣選之前舉行爲宜。鄉人民政府應根據當地人民居住情况,劃分選區,廢除村一級組織,建立代表制,鄉人民政府委員會應成立各種工作委員會,廣泛吸收本鄉積極分子參加工作,儘可能做到一人一職,使幹部生產與工作兩不躭誤。應特別注意健全鄕的財政制度,嚴格執行預算,公佈賬目,節省開支,嚴禁未經批准的任何籌募。縣、區對鄉的領導必須加强,每個區要根據上述要求做好一個模範鄉的工作。區一般可暫不召開人民代表會議。
   (三)大中城市的建政工作應以建區爲重點。今年年內應將未建立區人民政府普遍建立,召開區人民代表會議,並爭取全部或大部代行區人民代表大會職權。市要加强對區的領導,明確市和區的分工,健全區的組織機構,加强區的統一領導。區以下的居民組織,可根據「華東軍政委員會關於十萬人口以上城市建立居民委員會試行方案」的草案,經過典型試驗,在原有的基礎上加以改進。
   發揮小城市和集鎭的政權領導作用,使它更好地聯系人民。凡工商業發達、人口在一萬以上的城、鎭,可設專署直轄區或縣轄區,並將與之相聯的一部分鄉村劃歸其領導;人口在五千以上不足一萬的集鎭,可由縣直接領導;人口在二千五百以上不足五千的集鎭,歸區領導。
   (四)在少數民族聚居的鄉、鎮或區、縣,應根據規定,建立少數民族自治鄉、自治鎭、自治區或自治縣。凡有相當數量少數民族散居的地區,當地人民政府應採取適當辦法,使其有代表參加政權機關。各級人民政府應幫助各少數民族發展其政治、經濟和文化敎育的建設事業,培養民族幹部,鞏固民族團結。
   (五)各級人民政府必須按期召開各級人民代表會議。應使各級人民代表會議,成爲各級人民政府的一切工作和一切活動的中心環節。各級人民政府的一切工作和一切活動,應向各級人民代表會議作報告,並接受其質詢和審議;其重要的工作和活動還須先經過人民代表會議的討論和决議,然後大家團結一致地去加以執行。召開代行各界人民代表大會職權的人民代表會議,會前要在整個轄區內進行廣泛的宣傳,達到家喩戶曉,組織籌備委員會,廣泛搜集提案,進行人民代表的選舉,會後要繼續廣泛宣傳,使整個地區的人民熱烈響應政府的號召。並要健全各級人民政府委員會和各縣、市常務委員會、協商委員會的會議制度和
   爲工作,各級人民政府必須十分重視對幹部、對人□□代表的民主敎育,使幹部樹立起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和對人民負責的觀點,必須密切聯系羣衆、依靠羣眾;使人民樹立起當家作主人的思想,監督人民政府的幹部和工作;使人民代表充分明瞭自己的職責,經常聯系選民,傳達人民政府的決議,反映人民意見。
   (六)各省、區可考慮在今年年內召開一次縣長會議,佈置全般工作,保證中心任務的順利推行。各級人民政府對民政部門必須加强其領導,健全其組織,整頓其業務,使之切實担負起督促和檢查所屬各級人民政府建政工作的責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市常務委員會
相关机构
協商委員會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杭州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