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響應華東物資交流大會的號召浙江代表團取得了巨大成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0576
颗粒名称: 積極響應華東物資交流大會的號召浙江代表團取得了巨大成就
并列题名: 成交二千八百五十八億餘元,對城鄉經濟的繁榮和生產的恢復與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分类号: F713.1
摘要: 1952年6月,華東區城鄉物資交流大會於取得輝煌勝利後,已於13日閉幕。
关键词: 物资 交流大会 成交额

内容

(本報訊)本報通訊員陳錦麟十四日自上海報道:華一東區城鄉物資交流大會於取得輝煌勝利後,已於本月十三日閉幕。參加大會交易的浙江代表團在大會十三天交易活動中,由於大會的具體幫助與各兄弟地區的積極購銷,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統計共作交易二千多筆,成交總値達二千八百五十八億九千六百零三萬元,其中購入總値爲七百六十億八千六百五十萬元,銷出總値爲二千零九十八億零九百五十三萬元,內土特產比重佔百分之九十七,購銷總値僅次於上海代表團(包括華東區直屬代表團),超額完成了計劃交流的任務,對浙江城鄉經濟的繁榮和工農業生產的恢復與發展,有巨大的促進作用。
   浙江代表團在大會第三期(六月九日至十一日)交流業務中、響應大會「大進大出、快買快賣」的號召,更積極的與全國各地區展開大規模的物資交流,三天中成交總値高達八百零六億六千五百九十三萬元,打破自參加大會交易以來每天平均交易總値的最高紀錄。由於代表團靈活運用了「大批商品有計劃的協商成交與小額交易自由成交相結合」的方法,並有計劃的掌握大宗土產的組織交流,因此集中解决了在大會第一、二期交流業務中未解决的物資購銷問題。在銷出的物資中,極大部份是來自浙江各個偏僻的山區、農村的十產品及城市的手工業品,對改善城鄉勞動人民的經濟生活及促進生產,有决定性的作用。如在這期交流中得到完全或基本解决滯銷、積壓困難的有土紙、雨傘、蔴布、木材、柴炭、粉絲、靑油、黃豆、明礬、草帽、蠶豆等產品,銷出總値達三百億元之鉅;又如原來滯銷、積壓情况比較嚴重而得到部份解决困難的有:綢緞、魚鮝、土報紙、梅胚、松烟、蜜棗、蘿蔔乾、土酒、蔴袋、紙扇等產品;本省特產黃岩密桔及衢桔、溫州甌柑、江山冬筍等也開拓了廣大的市場,河北、山東、蘇南、上海等地訂購的數量極鉅、總値達九十餘億元。浙江代表團也購進了大批友區季節滯銷的工業品及積壓的土產,如向上海購進了大量的絨綫、呢絨、捲烟等,向蘇北等地購進了一萬担食油,向安徽購進了杉木、松方五十餘億元等,由此更密切了本省與各地區的貿易關係。
   通過這些交易,也摸淸了浙江若干產品滯銷的原因,爲今後指導生產提供了重要依據,如寧波專區出產的棉籽油,因榨製技術不良,油色發黑而銷路不廣;義烏及溫州所產的土糖因水份雜質過多,天熱又不易儲藏,因此銷區不敢大量採購;杭州所產雨傘因品質不求改進,式樣陳舊,銷路僅及溫州雨傘的十分之一。這些產品今後必須改進技術,提高品質,減低成本,以適應國內廣大市場的要求。
   浙江代表團於勝利完成交流任務後,已於十四日起分批返浙,將分別進行總結及分配購銷任務。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机构

浙江代表团
相关机构

相关事件

相关地名

华东地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