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與西德工業巨頭的勾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0566
颗粒名称: 華爾街與西德工業巨頭的勾結
分类号: G210
摘要: 1952年6月,「消息報」5日發表波利揚諾夫的文章,題爲「華爾街與德國工業巨頭的勾結」。
关键词: 美国 西德 工业

内容

(新華社北京訊)塔斯社莫斯科五日電:「消息報」五日發表波利揚諾夫的文章,題爲「華爾街與德國工業巨頭的勾結」。
   波利揚諾夫寫道:西德的擴張軍備運動,現在已經進入新的階段,槍砲大王們現在撇開了一切僞裝,而像他們在「第三帝國」時代一樣公然毫無顧忌地幹他們的罪惡勾當了。
   在華盛頓的支持之下,西德的工業巨頭們已經不再隱蔽他們的目的,他們公然表明,他們不能滿足於二等助手的作用,而打算側身於侵略者的最前列了。
   爲了取得這樣的頭等地位,波恩復仇主義者在西方佔領當局的贊助之下,開始恢復聲名狼藉的「戰爭經濟」體系——一種在經濟方面嚴格的軍國主義獨裁的制度,與希特勒時代實行的有點類似。美國億萬富翁和他們的西德手下人這樣做,希望達到兩個目標:第一,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德國的軍國主義化;第二,準備讓他們在目前正按照舒曼計劃拚凑起來的歐洲超級軍事卡特爾中佔獨一無二的控制地位。這個卡特爾的成員將有法國、西德、意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按照計劃它將要成爲大西洋集團的歐洲軍事經濟的骨幹。
   波利揚諾夫指出,在西德,過渡到「戰爭經濟」體系的工作,在相當早以前就開始了。
   美英佔領當局老早就打算實行這種制度,於是對於波茨坦協定中關於解散德國工業卡特爾的决定,總是多方加以阻撓,不讓它得到實施。
   經過美國實行「解散卡特爾」之後,西德的主要工業結果都落到了少數幾家跟華爾街有密切關係的德國軍國主義壟斷資本的手裏。但是,事情並不僅止於此。魯爾地區一些最大的康采恩又再次恢復了「縱的結構」體系,煤礦公司又合併於冶金公司,這當然便會更進一步擴大它們的生產潛力。
   在這同時,民用工業被窒息到奄奄一息。由於原料缺乏,由於美國當局及其波恩同謀者在東西方貿易上製造的人為障礙,西德的民用工業部門陷於慢性衰落的狀態。因此,失業繼續增加,西德人民的生活水準繼續降低,實在是無足驚奇的。
   波利揚諾夫指出,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英法資產階級報紙的怨言愈來愈多,抱怨德國壟斷資本家對西方國家的要求一天比一天大。德國帝國主義被美國扶植了起來,現在野心大了,就愈來愈是堅持地謀求實現他們自己的侵略計劃的方法手段。他們夢想恢復往日希特勒德國還沒有垮台之前他們在世界市場上的地位。他們乘着英、法和其他西歐國家戰後的一蹶不振,侵入這些國家「傳統的」勢力範圍。尤其是,德國資本愈來愈拚命地設法侵入非洲大陸及某些近東和中東國家。
   但是,美國工業家和銀行家對於德國工業巨頭這種擴張主義野心,却抱着另外—種看法。西德的加緊擴張軍備運動,是對他們有利的,這不僅因為他們希望這樣將能加緊新戰爭的經濟準備,而且也因爲他們自己就是西德康采恩的軍事事業中的主要一分子。正是爲了這個原故,美國億萬富翁願意損害英國或法國帝國主義的利益,而對他們的德國夥友寬容大度,利用西德工業巨頭來充當西歐的經濟憲兵。這種政策不可避免地會使得大西洋陣營內部的帝國主義矛盾更為加深。
   例如,這些矛盾表現在英國拒絕參加舒曼計劃,拒絕參加「歐洲軍」問題上。這兩個組織的參加者彼此之間的矛盾,也沒有完全消除。
   當然,這並不是說,美國的歐洲夥友反對讓西德參加大西洋侵略公約。絕不是這樣的,他們贊成利用西德的軍事潛能和僱傭軍隊,以發動對蘇聯和人民民主國家的新戰爭。波利揚諾夫最後說,但是,他們也希望限制德國帝國主義的自由,因為他們看到德國的地位一旦提高就會助長它的復仇主義情緒,並增加法國和英國安全所受到的威脅。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人物

波利揚諾夫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
西德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