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侵略者鉄蹄下日本農民輾轉呻吟的慘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0561
颗粒名称: 在美國侵略者鉄蹄下日本農民輾轉呻吟的慘狀
并列题名: ——蘇聯消息報報道
分类号: K313.5
摘要: 1952年6月,「消息報」刊載了涅別斯尼的一篇文章,描述日本農民在美國侵略者鐵蹄下輾轉呻吟的慘狀。
关键词: 日本 农民 美国

内容

(新華社北京十二日電)據塔斯社莫斯科八日訊:「消息報」刊載了涅別斯尼的一篇文章,描述日本農民在美國侵略者鐵蹄下輾轉呻吟的慘狀。涅別斯尼指出:在日本變成美國在遠東的橋頭堡的同時,賦稅不斷增加。巨額賦稅常常不是勞動人民所能負担的,在這種場合下,當局就把納稅者的財產沒收。日本農民的生活特別困苦——他們已陷入半飢餓狀態。在美國佔領軍的幫助下,日本政府以低於生產費用的價格强迫徵購農民收得的一半穀物。農民不得不用現錢和實物繳納不堪忍受的賦稅,結果弄得一無所有,只好背鄉離井出外謀生。農民的牲畜被沒收的數目和由於缺乏飼料而死亡的家畜的數目,大大超過了畜羣每年增加的數目,結果使耕作牲畜和生產性的牲畜的數量銳減。在短短一年當中,耕作牲畜幾乎減少了三萬頭。猪減少了百分之三十五。大多數農民連最簡陋的農具都買不起。由於農業生產力低,農產品的收成大爲減收。去年大米的總產量減少三百三十萬日石(一日石等於一百八十公升)。作者寫道:雖然日本政府發表的這種官方數字並不足以反映眞實情况,可是這種數字也可以清楚地說明日本農民的悲慘命運。
   涅別斯尼接着說:美國佔領當局過去大事宣傳的所謂「土地改革」,實際上是日本地主掠奪農民羣衆的另一種手段。這種「改革」已使日本農業更加衰落,農民更加貧困。在地方政府機構和鄕村合作社中有勢力的地主和富農繼續從「土地改革」中得到利益,並利用「土地改革」自肥,而以貧農爲犧牲品。爲了軍事目的强征和沒收農民土地的結果,使日本農民的困難處境更加嚴重。靜岡、宮崎、山梨以及其他縣份的一些農民的土地已被沒收,供建築美國軍事基地和恢復日本軍隊之用。由於農民羣衆極其貧困,經常處於匱乏和飢餓狀態,這就使最野蠻的封建殘餘死灰復燃。例如農民出賣女兒的現象變得很普遍。根據日本報紙的數字,在一九五一年某一月中,被出賣的兒童的數目竟達五千之多。一個兒童的價格是一袋米。一半兒童——大半是不滿十三歲的女孩——被賣入妓院,另一半兒童則被送往紡織廠、商店等地方。
   湼別斯尼末了寫道:若干年的美國佔領使日本人民認識了許多東西。愈來愈多的日本老百姓已認識他們的可怕的處境應當歸咎於誰。日本人民反對美帝國主義使日本殖民地化的鬥爭正在擴展着,日本農民正在積極參加這個鬥爭。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
美国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