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界歡迎中日貿易協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当代日报》 报纸
唯一号: 110020020230010483
颗粒名称: 日本經濟界歡迎中日貿易協議
并列题名: 中日貿易促進會號召硏究推進中日貿易計劃的具體方法製油商鋼鐵商將發動要求日本政府與我恢復貿易的運動
分类号: D829.313
摘要: 1952年6月1日在北京簽訂的中日貿易協議,受到日本經濟界的普遍歡迎。
关键词: 日本 中日贸易 促进会

内容

(新華社北京十二日電)東京消息:六月一日在北京簽訂的中日貿易協議,受到日本經濟界的普遍歡迎。
   在協議簽字的當天,中日貿易促進會理事長鈴木就表示:中日貿易協議的簽字至少給直到今天毫無起色的中日貿易指出了光明的前途。他並認爲:像中日貿易協議這樣的協議,日本貿易商都是很歡迎的。二日,中日貿易促進會决定支持中日貿易協議,並將號召所有該會會員公司的代表參加在短期內準備舉行的大會,共同研究推進中日貿易計劃的具體方法。
   陷於嚴重的蕭條狀况的日本紡織業,對中日貿易協議特別感到興奮。據共同社東京三日訊,日本紡織業對中日貿易協議表示贊同。如果准許他們把貨物向中國「輸出即使一小部分,他們的光景也會好得多」。
   愈來愈多的人在要求恢復與中國的貿易。日本製油商的組織「油脂製造業會」曾在五月間提出建議,主張發動要求日本政府早日與中國恢復貿易的運動,這個建議已為日本鋼鐵商的組織「日本鋼鐵聯盟」所接受,它們將聯合發動這個運動。八日的「讀賣新聞」承認:「目前世界(按指資本主義世界)的廣泛的不景氣對日本有很嚴重的影響,恢復的希望非常渺茫。」一度是日本商人的最大收入的中國市場。「强烈地吸引着他們。」該報不滿在單獨和約生效之後美國繼續利用美國的法令禁止日本與中國進行貿易,它說:「日本最近獲得的獨立似乎只是名義上的獨立。」「如果作爲一個獨立國家的日本仍然奉行佔領時間製訂的禁運令,那眞是愚蠢極了。」
   中日貿易協議在日本所產生的廣大影響,引起美國佔領者的恐慌,他們力圖干涉和破壞中日貿易的恢復與發展,以便使日本經濟繼續處於美國的控制之下,美國駐日大使墨菲通過七日的美軍報紙「太平洋星條報」和同日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舉行的晚餐會,公開汚衊中日貿易協議和在協議上簽字的三位日本代表。同時,墨菲公然建議日本用「獎勵吸收外國的私人資本」的辦法來改善日本在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地位」,並且恬不知恥地說:「在過去七年的佔領期間,美國給日本的援助有二十多億美元,以協助日本工業恢復起來。」他並鼓吹日本繼續把希望寄託在這類的美元收入上。但是,誰都知道,正是由於這些美「援」,使日本的和平工業破產,使日本的經濟爲美國所控制。日本資產階級報紙「每日新聞」早在五月六日也發出了日本必須掙脫美「援」的羈絆的呼聲。該報把美「援」稱爲「政治美元收入」,它說:這種「政治美元收入」不是「一種福祉」,這便是為甚麽日本的國民經濟是「岌岌可危而且畸形」的原因。「每日新聞」強調說:從今以後,日本應該努力使國民經濟獨立自主。

知识出处

当代日报

《当代日报》

出版者:当代日报社

出版地:杭州(1)谢麻子巷六号

《当代日报》的前身是《当代晚报》,社长郑邦琨携部分资产逃亡台湾时,报社员工中已有“应变委员会”的组织。杭州市军管会批准以新报名《当代日报》登记出版的申请。1949年6月1日,在改造《当代晚报》基础上,《当代日报》正式创刊,发刊词题为《一个新的起点》。总主笔曹湘渠,总编辑李士俊,总经理何志成,社址在杭州谢麻子巷6号。《当代日报》一直受中共杭州市委领导。尽管如此,《当代日报》从性质上讲还是民营报纸。在《杭州日报》创刊前夕,1955年10月31日,《当代日报》终刊。

阅读

相关地名

北京市
相关地名
日本
相关地名